分类: 评论 |
草莽时代的终结
2001.01.22
刺骨的北风以及冰封的河面。在接连的暖冬之后,久违的寒冷突然不期而至。
“天气变了”。对中国彩电行业来说,在窗外冰点之下的气温来临之前,已经并且正在继续经受着一场更为猛烈的“寒流”,悲凉之雾遍披企业之林。月初,信息产业部公布,2000年1至10月份全国生产彩电2771万台,销售2902万台,同比分别下降106%和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洋彩电的市场占有率从过去的10%左右,今年一举
跃升到30%以上。
彩电行业是被公认为最成功,也是我们最为之骄傲的行业。抚今追昔,不免着急上火。于是乎痛定思痛,分析、总结。大体而言,主流的意见是,缺乏核心技术乃症结之所在。结论自然是有力的,但远非事实的全部。因为即使前些年国产彩电在市场上节节胜利之时,中国彩电企业又何尝有所谓的“核心技术”?事实上,彩电行业今天之“落难”,以愚观之,乃在其综合素质的整体落差。
一提起中国彩电行业,首当其冲的印象便是“价格战”。因为“价格战”,国产彩电当年横扫各国洋彩电;又因为“价格战”,彩电业如今全面亏损。何以昨是而今非?曰:时代不同了。想当初,彩电消费正是启动阶段,在高昂的价格下,是暗流涌动的旺盛需求。价格下降,犹如闸门打开,潜在需求奔涌而出,化为现实的购买热潮。但现在,短缺已成为过去,消费层次日益多元而且分明,价格因素在购买决策中悄然退居二线乃至三线。然而中国彩电企业却依然沉湎于往日的经验之中,发动着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尽管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成效每况愈下。此时的中国彩电企业,仿佛是瓦岗寨的程咬金,三板斧过后,只会徒然地不断重复着仅有的可怜招式。
这些年来,据说是受“现代营销理论”的影响,我们听到中国彩电企业不停地在说,慷慨激昂地说,信誓旦旦地说,天花乱坠地说。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闻所未闻的概念,却最终发现即使在外形设计上,国产彩电与毗邻的洋彩电相比亦相形见绌。而与此同时,深谙“现代营销理论”的国外企业,却在默默地卧薪尝胆,从产品开发、市场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全力推动着“本土化”的进程。“国内彩电企业口口声声要清理市场,却连自己产品的市场定位都无法弄清。”一家外资企业不无嘲讽的话,正道出了隐藏在产品背后的经营理念的高下。
在通行的游戏规则前,中国彩电企业笨拙得近乎可笑的举止,其“一介莽夫”的本质更是显露无遗。针对欧盟之反倾销指控,众集京城联手应诉,公然授人以柄;为限价连开峰会,光天化日之下共谋操纵价格,浑然不知《价格法》为何物……凡此种种“昏招”,一次又一次地泄露着其致命之处:连起码的游戏规则都不懂,更谈何与人争
时代在飞速地进步。在一起一落中,中国彩电企业“起于草野之间”的经营理念,从如鱼得水到处处受挫,逐渐走向末路。并最终以全行业的亏损以及国外企业的重新崛起,宣告了一个草莽时代的终结。
骤然而至的严寒很快过去了。两天之后,屋外的温度已经明显回升。但对彩电行业而言,能否走过冬天以及走过冬天需要多久,取决于中国彩电企业经营理念的现代性转化的程度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