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0-03-12 05:50:06)
标签:

杂谈

分类: 英语教学

 

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盛海红
内容提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数字化生存的今天,学习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传统读书观念已无法造就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博览群书,创新阅读,是当前和今后的一种学习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我们对我校三——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谈话访问,客观地调查和研究了当今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以及家庭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等,而后加以分析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因势利导地为主课题:“小学生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开展打下基底。
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下)中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当作风,比作帆。有了风,有了帆,船才能在大海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校从1997年以来,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开展课外阅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我校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读书节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类活动,学生扩大了知识面,有效地发展了智力,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通过情感体验感受文化熏陶,从而产生阅读欲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数字化生存的今天,学习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传统读书观念已无法造就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博览群书,创新阅读,是当前和今后的一种学习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我们对我校三——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谈话访问,客观地调查和研究了当今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以及家庭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等,而后加以分析整理,因势利导地为主课题:“小学生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开展打下基底。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发展心理、学生阅读时间和学生课余时间的比例、各种媒体(电视机、网络等)和学生阅读的关系、家庭环境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父母文化层次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父母的阅读习惯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等。2、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调查内容
    1、小学生每日阅读时间;2小学生的阅读对象;3、小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情况;4、小学生上网阅读情况;5、家庭环境和学生阅读的关系。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调查表共有12道选择题,每题有2-4个供选答案,还有4道简答题,供调查者适当发挥。
    2、个别交谈。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莫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交谈,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为江川路小学3——5年级学生

 

调查人数分布
年级
1
2
3
4
5
6
合计
38
38
37
37
39
38
227
39
38
40
37
39
39
232
40
38
36
40
36
38
228
     (五)调查步骤
    2001年9月—10月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
    2001年11月进行数据统计,有选择地进行个别交谈。
    2001年12月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阅读兴趣
    问卷1:双休日,你最喜欢干什么?
    看电视 外出游玩 看书 打电脑
    190     177      210   110
    28%     26%      31%   15%
    问卷2:能否写出五部以上中外名著?
               写出五部 写出四部 两部以下
     三年级       72      70         85
     四年级       112     57         63
     五年级       172     42         14
    从问卷中不难看出,四年级以前,仍然以连环画为主要读物,五年级则开始对以文学类中外名著为主的阅读发生兴趣。相对而言,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就学生家中的藏书来说,有的以和职业相关的内容为主,有的以个人兴趣为主,有的以学习辅助类书籍为主,内容比较单一;
    大多数学生在课余,尤其是双休日,对阅读还是显得比较被动、消极的,或者仅从猎奇出发,或者是为了应付交差。阅读中随意性较大,多以在教师和家长要求下,被动阅读书籍为主。种种这些,都制约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我校每周有一节阅览课,每月有一节阅览课到图书室看书。有一次阅览课上,在老师不提任何要求的情况下,对学生所看的书籍作了统计:看消遣类的,如连环画、脑筋急转弯等的占了班级人数的75%左右,看知识性书籍的只占25%。这样势必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专注地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反映了他的需要,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关事物优先予以注意,并且对之有向往的心情。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阅读的良好环境,还应该辅以必要的阅读指导和督促检查,如果舍此两个外部条件,而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在阅读课上走出教室,走向图书馆,任由他们东看西看,怎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呢?有的学生对老师、家长推荐的知识性书籍只光顾不阅读,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主观条件,既对知识的需求欲望、知识储备的质量和数量、阅读的态度和技能等。为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因素,创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客观条件及至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步使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有效而具体的把学生的视野吸引到正确的阅读轨道上来。
    (二)网络对学生阅读的影响
    问卷3:你家里有电脑吗?你会上网吗?
           人数   百分比
  有        315     46%
没有        373     54%
会上网      195     28%
不会上网    493     72%
    问卷4:你知道什么网站?写出一至二个
    你平时上网干什么?你希望从网上收集怎样的信息?
                  人数 百分比
写出一个网站名     170  8%
写出二个以上       202  29%
    网络作为一种高信息的传播手段,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越来越为学生所接受。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材料和阅读范围,而互联网就能使学生充分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能使他们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实际上,“听”和“看”也是一种阅读,互联网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可以提供给学生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提高。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我校将近半数的学生家中已经配置了电脑,即使那些家中没有电脑的学生,结合学校的信息教育课,也耳濡目染,能说出1—2个网站名,如:雏鹰网、上海热线、网易等。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则渴望能从网上阅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书、一幅好画、一首好歌、一件引起共同关注的事情;有的希望通过互联网主页上的相关项目,方便、自由地与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交流心得;当然,也有学生上网只是为了玩游戏。网络实则是一个小小社会,它也良莠不齐,教师、家长担负着对学生的引导重任。
    随着电脑的普及,我校相继出现了一批学生中的“电脑高手”。在科技节活动及推普周活动中,他们自己设计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电脑小报,一群网上冲浪小选手积极参加学校的上网竞赛;在“语文周”读书活动展示中,他们精心制作的读书知识网页和幻灯片等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受到了师生的啧啧称赞。相信今后互联网会成为更多学生展示才华、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大舞台。
    (三)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情况及每天阅读时间
    问卷5:你经常去图书馆吗?
                    人数 百分比
经常去(一周一次)  268   39%
偶尔去(一月一次)  382   56%
从来不去            39    5%
    我校拥有学生自己的图书室,种类繁多,科目齐全,人人都有借书卡,每天中午分年级开放;图书室还定时向学生介绍最新书籍。学校班班设立“小书屋”,每学期初发动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资源共享。每个学生家庭都设立了“读书角”,学生在家长的陪同或督促下按时阅读。每学期初,我校还为学生办理了闵行区图书馆的阅览证,使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逐渐走向书本以外、走向社会。
    有了图书资源,还应该合理利用。从问卷中看出,学校图书馆的有无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仍有5%的学生平时不光顾图书馆,56%的学生很少去图书馆,可见他们没有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欲望和动机。(其中也不排除现代家庭对子女“智力投资”的升温,家中订阅的报刊杂志愈来愈多的缘故。)教师和家长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到图书馆来,引导他们打开知识的宝库,使他们学会如何获取信息来武装自己进行新的创造。教师要利用书籍这个强用力的教育工具,为学生建立在各方面发展的基地。
    问卷6:你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多少?
    课外阅读时间 人数 百分比
        没有           1%
      30分钟      431   63%
      一小时      195   29%
    一小时以上     53   7%
    有感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我校把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学生需要知识,渴望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而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为此,我校把阅览课列入课表,还安排每周一节以课外阅读为主的晨会课,另外,每天中午的午间俱乐部也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加之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时间,因而,97%的学生能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每次学校召开家长会,总要宣讲我校的读书活动,使家长明确“开卷有益”,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种校内指导,校外延伸的读书方式和成果在我校历届读书节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有益读物的兴趣,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读好书的风气。
    (四)家庭环境和学生阅读的关系
    问卷7:你家中订阅了几份报刊杂志?
       人数 百分比
    一份 71  10%
    二份 164  24%
三份以上 413  60%
没有订阅  42  6%
    问卷8:爸爸、妈妈每天在家读书时间是多少?
               人数 百分比
    没有        58   8%
    30分钟      221  32%
    一小时      174  25%
一小时以上      234  35%
    问卷9:在家里,你有自己的书房和书橱吗?
                人数 百分比
有书房,也有书橱 340 50%
有书房,没有书橱 78  11%
没有书房,有书橱 234 34%
      都没有     36  5%
    在国外,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人们不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而把原因归结为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创设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那我们,要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该怎么做呢?
    从问卷中反映,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中拥有自己学习的一片小天地,多数家长有看书的习惯,表现在学历越高,越把阅读看作一段美妙的时光,家中订阅的书刊也越多。“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家长读书、看报、上网无疑是孩子无声的榜样,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更爱看书,写作能力也强。如果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怎么指望孩子喜欢看书呢?这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家长自己放弃学习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并不鲜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父母与孩子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无法承担教育者的角色,在学习型家庭里,父母与孩子都是学习的主体,父母与孩子应该共同成长。
    在我校前几届读书节活动中,我们都能欣喜地看到家长积极参与的身影,他们与孩子一起撰写文章,一起制作网页,一起朗读名著,一起去书店选购图书……许多家庭养成了轻松愉快的阅读气氛,开启了学生的智慧。相信随着读书节活动的深入开展,会涌现更多的读书先进家庭。
   
    三、对策研究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我校将要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它不仅对扩大学生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后,如何继续开展课外阅读?
    1、培养兴趣
从此次调查中发现,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史地、体育、科学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有所了解,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罗曼 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仅要熟知图书的内容,更要加深自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图书时才能游刃有余。推荐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课时,就给他们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课后同学们自己再去看这些书;教师随时可以与学生谈心,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要求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读书小报交流会、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以及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一些高年级的读书活动竞赛,也可以邀请低年级学生参加旁听,这样高年级学生起到了“标兵”作用,一定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狠抓落实
    时间落实。统一指导课外阅读的时间要落实,保证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对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
    活动落实。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要开展一些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故事会、辩论赛、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等。
    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提供阅读的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阅读方法的指导也要多样化,从摘抄、批注、质疑、欣赏、写读后感等多种角度进行指导。
    检查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