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旗袍的女子

标签:
旗袍裁缝师执着情感往事 |
分类: 尘·情归 |
--------------------------------------------------------------------------------------------------
1.
因为我是第一次到这家店定做,当时在给裁缝师尺寸的时候,是再三交待我对每一个细节上的要求。难得裁缝师一点也没有嫌我啰嗦,而是非常耐心地记下。
三天后,我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是女声,是地道的北方口音,她说她是我的旗袍裁缝师,说我这件旗袍的面料仅剩最后一件,裁剪后发现领子的面料不够,跑了市场才知这面料已经断货,问我在领子后面做拼接能不能接受?如果无法接受,她就退款给我。
我很高兴自己遇见一个对顾客的细节要求这么上心的裁缝师。旗袍领子后面开缝拼接,如果是在背部用拉链的改良旗袍上,那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改良后的旗袍在我的眼里却是大煞风景的,是失了旗袍的真韵的,只觉得一条拉链活生生地把旗袍最柔美的背部给糟蹋了。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被撕开后再拼接一起,即使再精湛的手艺也总是有了缺。
我只喜欢斜襟盘扣扣到底的旗袍,如果一件旗袍的盘扣只是起装饰作用,那它就是一件没有灵魂的旗袍。殊不知这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盘扣在一双温柔的手里(或自己或爱人)慢慢地扣上或解开,那一刻就像品一盏极品的水仙,香中别有情韵。
因实在喜欢这旗袍的花色,我最终还是接受了裁缝师的建议。裁缝师在挂电话前语气是充满歉意的,她说如果我还是觉得有心结,可以在穿这旗袍时,不要把头发盘起,披肩或者梳个低马尾,这样别人就看不到这接缝了。
听完这句话,为这位裁缝师千里之外的这份懂得,我竟忽然就喜欢上了她,竟很想看看她的样子,忽然之间也就想起了一位已有许多年未见的曾经为我做过很多旗袍的裁缝师。
2.
喜欢旗袍已有十多年了,刚开始喜欢旗袍的时候,一年当中会定做好几件。其实,我穿旗袍的时间非常少,有些旗袍做好,一年最多也就穿两三次。到后来,我不再看到喜欢的就非买不可,但我给自己一个承诺,无论现世如何,每年我都要为自己添置一件旗袍。这一年年下来,数数我的旗袍已有三十多件了。
我的第一件旗袍是在市区的一条老巷子——鼓楼街买的。那时的鼓楼街是一条专门卖布料的小巷,在巷末开着两家婚纱晚礼服的小店。那一年,是一个春末的午后,约了同学逛街,逛了五马街、蝉街、大同巷,再逛到鼓楼街,到巷末时,我无意间瞟了一眼婚纱礼服店,于是,就那样,我遇见了生命中的第一件旗袍。
它,黑色的底,银白的印花若隐若现,黑色的包边,无袖,真丝面料泛着淡淡的光泽。它是一件日常旗袍,但挂在一件件炫目的晚礼服中间,内敛却又独有一种安静的妩媚。我赶紧拉同学走进店里,叫店员拿下来给我试穿。
第一次穿旗袍我是显得有点笨拙的,那领子上的第一个盘扣有点紧始终无法扣上。这时,一个坐在柜台后面一直在做手工的女子放下针线,走到镜前帮我。这女子一袭碎花长布裙,模样古典,身材纤细小巧,长发齐肩,额前剪着平平的刘海,一双眼睛不大,眼角长长的微微上翘,是典型的丹凤眼。我还注意到了她的手,那手指真是好细,盘扣在她灵巧的指尖上特别顺服,从领子到下摆,轻轻柔柔的一会儿功夫就全部扣上了。
无可挑剔!这旗袍就像是为我定做的。那也是我第一次在镜子里发现了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有着一份羞怯与内敛,不张扬,不躁动,隐约之间却又传递出一份性感与魅惑。
为我扣盘扣的女子说,这件旗袍挂在墙上已整整有两个月时间了,却无人问津,或许她们是嫌这色调太暗了,至今也没有一个人试穿过。她说话的声音也细细的,像极了她细细的手,温柔且不失力度。
那么,我可以认定它是为我而生的吧。毫不犹豫,我买下了它。于是,也就认识了这个长得细细的、说话也细细的女子,也就是这店的老板娘兼裁缝师,她叫凤。
凤是城郊梧埏人,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这家店除了经营婚纱,还定做旗袍,已开了好多年,每年都会有一些归国的华侨到她店里定做。
鼓楼街,在那时我也是偶尔有走的,但从没想过到这婚纱礼服店里去看看。因了这件旗袍,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这条巷子里。有时候觉得凤店里的面料都没看上眼的,就到外面选料让她做。凤原本是拒绝来料加工的,但她独独愿意为我破例。不过有一点,凤是坚决不愿随我意的,就是催单。凤说,一个真正爱旗袍的人一定是有一份特别的耐心,是经得起等待的。
凤的这句话,一下击中了我的某一根神经,从此,我再没催过她。
对于旗袍,我总是有自己的审美坚持。我只做素色,只做真襟,只做一字盘扣,领高一定不能低于6公分,领围一定要脖子正好的大小,腰身一定要收紧,长度一定要过膝盖处。凤对于我的这些细节上的要求都会一一做到,当然不是每次旗袍都能一次就完美成型,有时候需要反复修改。凤对修改从不厌烦,从没看到过她在一次次的拆拆缝缝中露出一点点的不悦。
凤说,旗袍注重细节,而且修改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高。我喜欢看凤缝盘扣时那专注的样子,针线在她的手中一进一出,像行云流水般生动,她细细的眉毛下那双丹凤眼在那时就特别温柔。我笑说凤的好耐心一定是从旗袍身上修炼而来的。凤说或许是又或许不是。其实,我觉得凤应该天生就是为旗袍而生的,她说她从小就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喜欢做女红。初中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竟然无可救药地迷上了女主角的旗袍,等高中一毕业就跑到苏州找了一个专门做旗袍的老师傅学这门手艺。我想,会做旗袍的女子,她们对旗袍的爱是更深于喜欢穿旗袍的女子,她们的天性里一定有一种温柔的固执。
凤每天早出晚归,她的家离鼓楼街很远,凤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她的爱人叫她不要再做旗袍了,但是凤坚决不肯。凤的爱人就每天一大早开车送凤到店里,晚上八点过来接她回去,风雨无阻。凤说他不让她自己开车过来,怕她累,说他开车接送时,她可以靠在车上小憩。我看到过凤跟她的先生说话的样子,那温婉清柔的样子真的是会让男人有一种不绝的心疼与牵挂的。
3.
不过,在后来,我去鼓楼街的次数渐渐少了,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旗袍了,是因为我找到了几家可以更加便捷的旗袍定做网店。在网店上,旗袍的款式与面料应有尽有,而且我的运气不错,定做的几件旗袍都是让我非常满意,这对于我这个懒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鼓楼街、还有鼓楼街上那个做旗袍的凤自然就慢慢淡出我的岁月。直到现在,大概已有六年多时间,那条街我再也没有去过。
周日,整理衣橱,把那些已压橱底好几年的老旗袍一件件重新翻出来,旗袍依旧,而我却冷落了它们那么久。还好旗袍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的是它的款式与风韵无论在何时都不会过时与消逝。
我解开我人生里的第一件旗袍的盘扣,想穿上回味当年的样子。没想到,除了旗袍领子上的那个盘扣可以扣上,其余的都是“遥遥相望”了。我已回不去当年的那个我了。几年时间,我的体重在一斤一斤增加,在凤那里做的所有的旗袍我是再也穿不下了。
重新把这些旗袍整理好放入橱柜,再放上一块小樟木。即使以后我还是无法穿上它们,我都不会遗弃,都会一直把它们收藏在箱底,让它们带着曾经绝美了时光里的吟唱,陪我慢慢老去。
一些记忆,在冗长的岁月里会被落上尘埃,但是,一旦有一阵恰好的风吹起,这尘埃瞬间拂去,那段时光立刻会重新闪现。
鼓楼街,突然想去逛一逛。凤,她还在那条街上做她的旗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