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定溜溜城

(2019-10-16 16:58:47)
标签:

游记

旅游

                                                     康定溜溜城

   

http://187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9/11/11dc6d48fcdg215.jpg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的罩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

   康定溜溜的城哟。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6/8/11dc62d4a8eg215.jpg

    从小唱歌唱康定,康定唱入青春梦;口唱康定五十年,心田已筑康定城;漫道康定路途远,康定之行计划中;有朝一日到康定,唱着康定游康定。(博友“红色回忆”的康定之行,激发我尽快落实了康定之行。)

 

http://186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6/15/11dc633fe4eg215.jpg

        跑马山上遥望康定城。

 

http://185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6/19/11dc637ea30g214.jpg

        右侧就是跑马山。

 

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6/20/11dc63576ddg213.jpg

        店铺命名,多用歌词;平日徜徉,引人情思。

 

http://186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6/27/11dc63e4c95g215.jpg

        这天酒店住满,我们没能睡在情歌里。

 

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3/11dc6441073g215.jpg

        由近及远:折多河,箭炉街(康定古称打箭炉),跑马山。

 

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6/11dc6481ae7g214.jpg

        流急浪险的城中河,举世罕见。

 

http://187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10/11dc64bb928g214.jpg

        藏族占全城人口近七成。

 

http://185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14/11dc64fc7e8g214.jpg

     藏汉一家亲。(远处是郭达山——郭达是诸葛亮麾下战将,曾驻兵康定)。

 

http://185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22/11dc65224c9g213.jpg

        老伴儿与羌族一家人合影。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9/15/11dc6d8be61g215.jpg

   这位路过的藏族喇嘛,见我在“张大哥 李大姐专卖店”前摄影,一言不发笑盈盈地往我身边一站,作主动合影状。我当然乐与藏胞亲近。照完像,他又笑着离去,仍一言未发。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24/11dc65438a6g213.jpg

        登上跑马山,歌甜心也甜。

 

http://185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27/11dc65717d5g213.jpg

        跑马山情人池,是人们登山后必去的地方。

 

http://187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0/11dc65e562bg214.jpg

        跑马场一角。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2/11dc65b74c7g213.jpg

        他们在传承藏族的锅庄。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7/11dc662bec6g215.jpg

        这位藏族大姐不仅舞姿特美,而且每天都早早起舞。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10/11dc662ee58g213.jpg

        老伴常常情不自禁。

 

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21/17/18/11dc66ce035g215.jpg

        不夜的康定城,传世的歌中情。

           

 

                    康定溜溜的城

 

    唱了大半辈子《康定情歌》,平时常念想“康定溜溜的城”。今秋,这种念想化作了行动。

    走出康定汽车站,迎面就是“跑马溜溜的山”。楼房沿山脚向西延伸,一路上坡。在郭达山和折多山的空隙处转而向南,就是城中心了。这是一片南高北低的峡谷。街道分列在跑马山和折多山的山脚谷底。天下许多城镇都有江河流过,但大都水势平缓。而这里的折多河却是依南高北低大落差的地形倾泻直下,三四十米宽的河水在城中心汹涌奔腾地呼啸穿过,势如横瀑,声若滚雷。这情景举世罕见。川藏公路大桥跨过折多河连接东西城区,形成通衢。我们所住箭炉街旅馆,楼后就是个大停车场。每晚都货车云集,凌晨又纷纷隆隆驶离,与折多河的涛声汇成交响,勃发着这座川藏线上咽喉名城的旺盛活力。

    都说建筑是固体的音乐。康定则是全城“情歌”。“跑马山宾馆”、“溜溜城饭店”不知有多少,“张大哥 李大姐商店”、“月亮弯弯小吃店”不时可见;城中心“情歌广场”对面就是“康定情歌大酒店”,真是一座泡在情歌里的城。

    跑马山无疑是康定最美的地方。满山古树葱茏,经幡时现。禅院、佛塔、雕塑、石刻散布山间。山顶旁一片并不辽阔的平地,正是此山所以得名的跑马场。周围各景点无不含“情”:情人池、情侣林、月老亭、鸳鸯坡、情宫、情碑等星罗棋布。信步其间,这不像是山,像是一片情的海洋。

    作为千年“茶马古道”的枢纽,康定而今是藏、汉、回、羌等各族群众和谐共处的“民族走廊”重镇。居民大多来自四方,就连占总人口近七成的藏族,许多也来自周边藏区。各族百姓相互都亲和可近,对游客十分热情。我们所住旅馆老板是位笑口常开的大姐,每天进出总愿与我聊几句。一天扯起儿女婚事,她叫过一位苗条、漂亮的女服务员说:“咱次仁很想找一个汉族小伙儿呢。”那位名叫次仁的藏族姑娘冲我微微一笑,似是默认,忽而脸一红,转身跑了。交谈中,我得知这位说一口流利川味普通话的大姐也是藏族。她说这里藏汉、藏回间通婚的“哪条街都有”。旅馆旁开设“张大哥李大姐牛肉干专卖店”的是一对来自丹巴县的羌族夫妻。当我提出想摄下他们的店名时,女主人主动换上民族服装高兴地与我合影,就像久处的老邻居一样。

    几天里,在这座“南腔北调”的移民之城与人们往来,我也寻到了《康定情歌》之所以诞生于此的答案。这是多元民族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晶。歌中直抒胸臆、音律高昂的主唱段和质朴深挚、低音委婉的衬词,流畅地把南来北往的各族儿女最原始的情愫恣意舒展;最后一段“任我爱”、“任你求”的对话式吟唱,更把不分民族、人性本真里对爱情的渴望,宣泄得富含哲理、隽永传世。歌中的“张大哥、李大姐”,为汉族称谓;首句以“跑马山”起兴,引出主题,是回族“花儿”的常用方式;而歌中“溜溜的”用以串词缀句,跑马山吉祥禅院的喇嘛告诉我,这来自当地三道桥藏民的“溜溜调”;。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首歌推荐给世界各国收入音乐教材时,既不能确定其族别,又不能明确创作者,只冠以“中国民歌”。虽有所憾,却也彰显了中华文化诸芳荟萃的动人魅力。

    城内也弥漫着现代气息。街上小轿车、电动车络绎不绝;不少时装店装饰的同北京王府井、成都春熙路毫无二致。居民大多穿着更方便城镇生活的T恤、夹克等;一些中老年人习着民族服装,但布料都是近年精纺,挺括艳丽。然而,作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独特的藏族文化更得到传承和弘扬。这里有专授藏语的小学、中学;遍布城内的藏餐馆生意很兴旺,我们想去领略特色美味时,要排队等座位。最打动人的是每天晚上,宽阔的情歌广场都自发聚起数百人乃至上千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圆圈,不论哪个民族,都欢快的跳上一个多小时藏族传统的锅庄。远观,场面盛大而有序,加入共舞,亲切和谐而其乐融融。我每晚都要跑去享受这美妙的锅庄“盛宴”。

    离开康定后,我不断回味那里壮美山水的自然性情,不断怀念那里各族群众的人际淳情。《康定情歌》的旋律,更像亲人的喁喁话语时常在心头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