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精典COPY |
一是起居要有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阴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二是精神要养足。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三是要注意经常锻炼。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四是要注意身体保暖。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2、春季这样解"春困"
冬季过去,春天来临,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体会感到疲乏,即所谓"春困",但你如能在饮食上加以调理,同样也能解除"春困",使你精力充沛。
一是早餐要摄取较多的热量养成每天早餐摄取大部分热量食物的习惯,以便供给人体充足的热量,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的摄入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二是饮食要清淡滑的菜肴可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表现为体温,血糖降低,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易清淡适口;
三是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构成的,其中酷氨酸是大脑产生警觉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所以从瘦肉,鸡,鱼和胝脂奶制品中摄取的蛋白,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
四是常吃水果和饮果汁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它是帮助维持细胞水分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钾的缺乏会使人感到软弱地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桔子,香蕉,苹果中都富含这种矿物质。
3、衣食住行多注意
衣: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有时还会倒春寒,所以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所谓“春捂秋冻”,就是说早春要多穿暖一点,不要急于脱冬衣。春天阳气开始外泄,毛孔开始舒张,所以要穿宽松的衣服,让毛孔透透气,所谓“披发缓行”。
食:春天除了要多吃温阳性和生发性食物,酸味食物也有利于肝的滋润,如菠萝、酸枣、橙子、猕猴桃等,因为食物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相应。多吃春天时令菜,如豆苗、蒜苗、豆芽、韭菜等。多吃春天时令水果,如草莓、青梅、杏等。
春天的蜂蜜、蜂王浆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最好的春季礼物,天天早晨喝杯蜂蜜水有益于长养生机。
辅助肝脏解毒的食物,如绿豆、豆浆、生姜等,豆浆是中国人传统的保健食品,既可增加免疫力,又可防癌、降血脂,还可解毒。多吃甜味食品以保肝,如水果、甜粥(例外)。
多吃青菜,中医认为五色“青、赤、黄、白、黑”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相应,青应肝,所以春天要常吃各种青菜以滋养肝。
住:办公室及家庭要多开窗户,一天至少开两次窗户,每次不要少于15至30分钟。
行:春天要多出去郊游、踏青、赏花,多走路、多运动。
人生不过一缕青烟http://blog.sina.com.cn/u/4b0648eb010006tc
蓝色妖姬(图)http://blog.sina.com.cn/u/4b0648eb010006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