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蛙能跳出井口吗?(原创)

(2010-10-16 20:47:01)
标签:

杂谈

青蛙能跳出井口吗?

——上《坐井观天》有感

常山县实验小学:占振华

身为老师,我经常问自己:“快乐源自哪里?”我觉得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品读文本,交流思想,聆听孩子们稚嫩而富有情感的朗读,时而课堂上传来孩子们的质疑、精彩的回答是让我最感快乐的。一节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场场笑声、一次次争议,一回回小组的合作交流,让我们这群园丁们内心充满欢乐,让我们的生活也沐浴着阳光。

1014,和我的那群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人教版二上的一篇课文《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备课前,我一直在思考,对于一则孩子们都很熟悉的文本如何才能上出新意,如何让孩子们有其独特的见解,如何寻找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交融点?借鉴了很多名师专家的案例,似乎也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看来我只能在课堂上去期待那份灵感。

惊喜真的来自于我的那群孩子们,按照事先的预设,层层递进,学生们发言的热度也很高。当问及孩子们:“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时,教室里突然传来了张顺同学的质疑声:“老师,我觉得青蛙是不可能跳出井口的?”课堂上顿时议论声一片。出其不意往往就能演绎精彩,我暗自窃喜,看来今天的新意就从此开始。我首先大力赞扬他的质疑,并顺势引导:“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张顺答道:“我认为井底很深,加上井壁很滑,青蛙的弹跳力不足以跳出井口。”说得真有道理。我随即又问:“其他同学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一场激烈的争议应运而生,大部门同学觉得张顺说得在理,同意他的观点,也有同学认为青蛙是有可能跳出井口的。为了控制课堂秩序,我灵机一动,改变了原先的设计方案,在课堂上举行了一场辩论赛。让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辩论,列举各种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一堂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堂由此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不忍心打断孩子们的思维,反而为他们精彩的表现而感高兴。课堂也随着孩子们的辩论声推向了高潮……

正方(认为不能跳出井口的):意见一:认为井底太深,井壁太滑;意见二:认为青蛙根本不想跳出井口,他安逸现在的生活,觉得井底的生活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反方:(认为可能跳出井口):意见一:认为青蛙可以借助外力,比如几只青蛙叠加至一定高度,然后跳出井口;意见二:认为青蛙遇上了前来打水的人,借助水桶一起跳出井口;意见三:寻求外界朋友的帮助……

辩论的胜负已经不再重要,孩子们一个个极富思维含量的辩词已经深深打动了我,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发表意见的乐园。都说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这一回可算让我见识到了。

课后,我让孩子们进行了小练笔,结合自己的观点写一段话,题目自拟。第二天上交上来的情况更是让我欣喜若狂,《青蛙遇险记》、《坐井观天续集》、《我想回家》、《我的生活我做主》……一片片独具匠心的小文章再一次验证了孩子们原来可以如此优秀,原来写话也可以如此简单,在此摘抄几段供大家欣赏:

1:《青蛙遇险记》青蛙跳出井口以后,发现天真的无边无际,外面的景色也很美丽。一天他来到城市,正想过马路,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差点要了他的命,青蛙害怕极了,第二天又重新回到了井底。

2::《我的生活我做主》几年过去了,青蛙还是生活在井底。小鸟飞来好奇地问:“青蛙,你怎么不出来走走呀?外面的风景很美呢!”青蛙说:“外面有什么好,空气污染严重,还要遭到人类的捕杀,我才不出去呢?”小兔子路过井口说:“青蛙,青蛙,出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青蛙摇摇头说:“谢谢,我喜欢生活在井底,可自由了。”……

课后反思:

一直以来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得生动而有效,如何让40分钟的生命课堂充满活力?其实个人认为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文本只是一个引子,教师也是一个引路人,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课堂中常有质疑声、议论声,让孩子有时间去思考、有机会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老师要善于把握课堂中的奇思妙想,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心中都藏有一句话:“我的课堂我做主!”《坐井观天》这则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掌握。如何让文本上的更有深度,是我在备课前一直思考的问题,没想到最终的答案是学生给的,课堂的灵感也是学生一触而发的。所以我坚信,课堂的精彩来自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就等于给自己多一份成功的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