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2021-07-08 17:09:19)
标签:

天穹岩

线谷

云崖岭

堰塞湖

金龟寺

     完成了“大金湖”那篇博客后,因故停了一个多月,等生活渐入正轨,想续写剩下的一半行程,却怎么也进入不了状态。人啊,有时就是这样,一个“拖”字,能把好多事拖黄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下面的几个景点太一般,感觉实在是乏善可陈,所以也就缺乏了码字的动力。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泰宁另一个景点是“寨下大峡谷”。
     “寨下大峡谷”离我们住的县城只有十几公里,2004年才被发现,是个比较年轻的景区,名气尚小,以散客为主,我们准备半天时间逛一下。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这里离“武夷山”不远,地质结构类似,连山形都差不多。大金湖和寨下大峡谷与武夷山虽然有同样的基因,可惜模样却远不及武夷山俊俏。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幸好我们在入园之前拍了张合影,天有不测风云,在山上我们遭遇了一场结结实实的大雨,一个个被淋得很狼狈,如果等出来的时候拍,就没这么灿烂了。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是个地质公园,门票只要40元/位,60岁以上半价,70岁以上全免。也许是因为这里特殊的地质结构,被联合国的专家誉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景区”,不过说实话,真没看到有什么值得示范的地方。听说外国人从不吝啬赞扬,感觉是有点儿哎。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景区内三条峡谷相连,加上崖壁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凹穴,构成了可供游览的主要景观,对地质感兴趣的人在这里也许会流连忘返,我们只是走马观花,来过一趟而已。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山高谷深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怪石嶙峋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也许是为了增加看点吧,园方居然将当地制作笋干的“笋榨”放到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空旷的山谷里供人观看,笋干不陌生,制作器具的确是第一次见到。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天穹岩”是招牌景点,在崖壁顶端,倒扣着一个直径20米的凹穴,好像一个巨大的罩子,里面布满了
蜂窝般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洞穴,这种形态确实稀奇,但我担心如果继续风化下去,总有一天会一块一块掉下来。在大金湖也有布满洞穴的崖壁,只是没有这种倒扣状的。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问天崖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地裂
     脚下的地壳曾经过"天崩地裂"的剧烈运动,因此,在公园的山体上刻下了有关文字,另一块刻着“天崩”的巨石在上面。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在游览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个关于峡谷的知识,峡谷最初只是1米左右的"线谷”,经过漫长的风化侵蚀,慢慢演变成“巷谷”,最后才形成“峡谷”。在这里,可同时看到线谷,巷谷和峡谷,我想,这大概是获得基尼斯证书的原因之一吧。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前方最高处“云崖岭”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山崩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雨越下越大,云崖岭下面凹进,正好可以躲雨,崖壁上靠着一排祈福竹签,入乡随俗,我请学长帮着写了一根“安康”签,雨天路滑,求个平安。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转过壁立千仞的云崖岭,前方出现了一湾湖水,据说是山崩地裂后形成的堰塞湖,湖水静清澈,周围翠竹丛生,湖中有木栈道通向对面,一群群锦鲤看见人就游过来,盼着游客投食噮它们。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喊泉,年初在无锡的“梅园”第一次见识,半年前还属稀罕物,没想到这里也有了。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百态岩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山下的“金龟寺”看上去很新,展板上却说是清同治年间的古寺,大概是曾经有过,建造景区时根据历史记载重建的。同行的朋友对人文景点非常痴迷,不过对于眼前这座崭新的寺庙似乎不太感兴趣。
寨下大峡谷(浙南闽北自驾游之九)
     从公园出来雨也停了,上车回旅馆,下午的安排是参观当地赫赫有名的“尚书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