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出门散步,在院子门卫室附近遇见老王。他是我们单位的打工人,年近60,如果我没记错,老王来单位做事怕有十七八年了。
跟往常一样,我们又要闲扯一两句。我注意到,老王每次开口,话还没说,憨憨的笑容便会在脸上堆起来。这引起了我的好奇,老王与其他人打交道,是不是也这样呢?留心几次,结果一样。我心想,老王每天会碰到多少次单位的同事和院子里的熟人啊。难怪他鼻子至嘴唇两边的笑纹,像是被利刃切割出来的一样。憨憨的笑容后面,是不是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起作用或者是希望得到他人善待的一种自然表现呢?这恐怕是阶层差别的一种典型表现吧。老王在他原出生地是不是也会这样肆意挥撒他的笑容呢?不知为何,只要看到他那熟悉的憨憨笑容,我心里都会一阵阵发紧。
老王跟我说,还有个把月,他就要走了,要回乡下老屋里去了。我说,是真的吗?他说是的,快60了嘛。听了他的话,我心里不是发紧而是鼻子一阵阵发酸。转而一想,于老王而言,这恐怕又是好事,是生命当中的一种解脱,他再也不要像在一个本质上陌生的地方那样,肆意随便对什么人都憨憨地笑了。
老王所做的事,大都是力气活,辛苦活。开会搬桌椅啦,办公楼购置文件柜、大件印刷品等等的搬运归总,都是他干的活。一月下来,除单位会给老王缴“三金”外,尚有2100块收入。他还与另一打工人,承包了院子食堂刷碗的活计,承包费一月每人可得600块。
老王体质不错,人是要走了。以后他还能赚到一份收入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