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小学语文教师理论知识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01-22 17:37: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试题设计 |
渑池县小学语文教师理论知识测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一、填空题。(共30分)
1、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三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
6、能用普通话正确、
7、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
作文和
8、《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
9、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
家庭和
10、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二、判断题。(共10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熟练地拼读音节并默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是第二学段提出的目标要求。(
3、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语文课外阅读总量为400万字。(
4、阅读教学中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时采用略读法,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时可以用浏览。(
5、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
A、学习态度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3、“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新课标(
A、第一学段
4、(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5、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四、词语解释。(共15分)
1、语文素养:
座 号 |
|
3、高效课堂:
五、简答题。(共15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3、我县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六、论述题。(共20分)
1、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你认为应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
渑池县小学语文教师理论测试
参 考 答 案
一、1、良好习惯
浏览
情意态度
二、╳
四、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传统的课程资源局限于教材、教参,最多扩展到教学挂图、课外读物、录音磁带、幻灯片等。新一轮课程改革突破原有思维的局限,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学生生活),延伸到教师、家长和每个学生个人。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
3、高效课堂: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3、(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2)高度重视教学设计;(3)切实抓好课型研究;(4)切实优化作业设计;(5)加大考试与评价改革力度。
六、1、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