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2009学年下期期末六年级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9-06-22 10:48:12)
标签:

教育

小学语文

六年级

苏教版

下学期期末

试卷

参考答案

分类: 试题设计

2008—2009学年下期期末调研测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卷面8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

pú  sà      jiǎo jiàn    kuí wú     shòu xuē  

                            )

tún bù       qī qīnɡ     xùn sè      zhànɡ penɡ 

                           )

(二)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后面的句子中。(6分)

明察( )( )      神(  )气(  )       (  )(  )不绝

富丽(  )(  )   托( )言( )       ( )( )不息

1、欧式风格的装修,强调一种(     )的豪华。

2、用竹炭作燃料,它散发的清香可使满室芬芳,闻之令人(  )。

3、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就必须建设一种能保障企业(  )的企业文化。

(三)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月光下的夹竹桃能引起我许多奇妙的幻想。(改为双重否定句)

                                                                         

2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日寇被我中国守军击退。(改写句子,突出我军的勇敢和日寇的溃败惨状)

                                                                         

4、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5、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却不保护海洋,不知道珍惜海洋资源,海洋怎么可能乐于作出它的奉献呢?(换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或作答。(7分)

1、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                         

2、有时弯曲不是             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后一句词的意思是           ;《石灰吟》一诗中能表现诗人不畏艰险,敢于粉身碎骨的诗句是:“                     。”

4、《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你最喜欢看书中的             故事,因为              

5、学习了《莫泊桑拜师》,我们懂得了要提高写作水平,既要肯吃苦、勤练习,又要

                 ,还要               

6、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           ;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                       

(五)课外阅读积累(教研室推荐篇目)。(5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3                 ,惟解满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4、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5                 ,行船又遇打头风。      《增广贤文》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5分)

 

(一)阅读课内语段《孔子游春》,完成练习。(12分)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使教化……由此看来,水是(  )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分)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2、在文中分别划出一个排比句和比喻句。(1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     家,是   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水好像有德行、有         、有志向,好像善使教化,所以说水是           

(2)学习《孔子游春》,我们认识了        的孔子,        的子路,           的颜回。

(3)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            ;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        ;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               

4、第8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2分)

                                                                        

5、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1分)

  (1)学而不思则罔,                    。(2)温故而知新,                  

6、如何理解“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句话?(1分)

                                                                        

(二)阅读课外语段《地震中的父与子》,完成练习。(13分)

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他疾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lì)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我爸爸活着(     )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救:“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安顿(   )  昔日(   )  叹息(   )    阻拦(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确切的关联词语。(1分)

3、用“ ”画出对父亲在救儿子过程中外貌刻画的句子,这里所起的作用是  。(2分)

4、文章对儿子的描写主要抓住人物的              ,从“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可以看出儿子具有                      的品格。(2分)

5“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之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文中的父亲“了不起”表现在            ,儿子“了不起”表现在          。(2分)

6、假如当时你在场,看到这幕动人的情景,你会对这对父子说些什么?(2分)

                                                                         

7、“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

                                                                        

三、语言表达。(28分)

(一)口语交际。(3分)

据“新华网”等媒体报道:近日,昆明市盘龙小学附近的商铺里出现了一些外形酷似香烟的文具和糖果。在学校侧门短短不到20米的小巷,就有4家文具店在销售烟形文具。有很多同学是边“吸烟”边上学……

这种香烟文具适合小学生买吗?请你尝试从正反两方面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正方:                                 

反方:                                 

(二)作文。(25分)

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明白的某种生活道理。400字左右。

 

2008―2009学年下期期末六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一)菩萨  矫健  魁梧  瘦削  臀部  凄清  逊色  帐篷

(二)神清气爽  白驹过隙  滔滔不绝(络绎不绝)  富丽堂皇  托物言志  生生不息(如果学生填“川流不息、奔流不息”等词,则不给分,)

1、富丽堂皇    2、神清气爽    3、生生不息

(三)1、月光下的夹竹桃怎能不引起我许多奇妙的幻想?   2、删去“使”即可

3、日寇在我军的勇猛攻击下,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4、吹遍大江南北   滋润世间万物(答案不唯一)

5、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就得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不然海洋就不可能作出它的奉献。

(四)1、互相配合  共同把事情做好        2、屈服   发展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直玩到兴尽,在返回的途中,却误入藕花的深处。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西游记》      5、仔细观察   坚持写作

6、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    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五)1、化作春泥更护花      2、明月松间照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便引诗情到碧宵       5、屋漏更遭连夜雨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

(一)课内语段     1、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3、(1)思想家  儒家   情义   真君子     (2)孔子: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      子路:豪爽、乐善       颜回:谦逊、沉稳

(3)广告语:“水是工业的血脉,农业的乳汁”或“水是生命的源泉”或“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成语:水滴石穿或善使教化        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4、省略了水的其他特点。  补充: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等等。

5、(1)思而不学则殆    (2)可以为师矣

6、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师生之间浓浓情谊的赞美,有着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

(二)课外语段    1、安置(或安排)  往日(或以往、以前)   叹气(或叹惋)

2、只要……就……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表现了父亲伟大的父爱,坚定的信念。(意对即可)

4、语言   先人后己(意对即可)     5、父亲:坚守承诺、坚定信念、拼死救子

儿子:坚守信念、勇敢顽强、充满爱心、心中有他人(意思达到即可)

6、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酌情给分

7、出现了3次   作用:故事叙述的主线,点明文章的中心,深化了主题

三、语言表达

(一)口语交际   注意观点鲜明,论辩有说服力。

(二)作文     一类文:26--30分    二类文:21--25分

                三类文:18--21分    四类文:18分以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