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纪念三毛情感文化 |
分类: 【看图说字】『哑然失笑』 |
青年时期的三毛,在旅途中的回首。
不知不觉,三毛已经离开我们17年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哭泣的骆驼仍在撒哈拉沙漠里寻觅,滚滚红尘中到底还在多少记忆?漫漫的思绪又有多少笑容与珍惜?笑比酷好能搜集到的只有这些她一路走来的照片,特发上来,与朋友一同怀念。她的开心她的困惑,她的幸福她的悲哀,全在每一串串深情的目光中……
三毛童年的开心小照,抱着小狗,很幸福的感觉。
青春时期的三毛,也是她最美丽的时刻。
另一种风情的三毛,温柔,有明星气质。
1943-1991,原名陈平,祖籍浙江舟山,后旅居台湾。着有散文、小说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十余种。三毛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怀。
三毛在西班牙求学时期的照片,自信而快乐
「飘流过的人,在行为上应该有些长进,没想到又遇感情重创,一次是阴沟里翻船,败得又要寻死。那几个月的日子,不是父母强拉着,总是不会回头了,现在回想起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有遗恨,只幸当时还是父母张开手臂,替我挡住狂风暴雨。」
沙漠里干燥的风,把三毛身上一袭白衣吹开,这是悲哀的颜色。
三毛亲吻玩具熊猫
另一次大陆行是一九九○年四月。
三毛曾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三毛年谱
1943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取名为陈懋平
1946改名陈平
1948随父母迁台,入台北国民小学读书
1954入台北省立女子中学
1955初二,受墨汁涂面打击,开始逃学。休学在家
1956一度复学,后正式退学。开始练习写作、音乐、绘画,切腹自杀获救
1962以陈平名义在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作品《惑》
1964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初恋
1967初恋失败,赴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留学。圣诞初结识荷西
1968与荷西分别。漫游欧洲、巴黎、慕尼黑等地
1971返回台湾,任教于文化大学和政工干校
1972与一德裔男子相恋,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猝死。冬,再赴西班牙,重遇荷西
1973七月,与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结婚
1974十月六日,以笔名“三毛”在《联合报》发表作品《中国饭店》
1975进入撒哈拉
1976夫妇移居大加纳利岛。五月,由皇冠出版社出版《撒哈拉的故事》
1979随荷西到拉芭玛岛生活。九月三十日,荷西海底捕鱼时意外丧生。回到台湾
1980五月,重返西班牙和加纳利,开始孀居生活
1981十一月,开始中南美之行
1982十月,返回台湾任教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组。游记《万水千山走遍》出版
1984赴美渡假治病
1985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
1986十月,正式回到台北定居,被台湾多份报刊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1988六月十二日,给“三毛爸爸”张乐平写第一封信
1989四月,曾回大陆探亲;同年开始创作电影剧本《滚滚红尘》
1990《滚滚红尘》获金马奖八项大奖
1991一月二日,因子宫内膜肥厚入荣民总医院检查治疗。一月三日,进行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丝袜自缢身亡。享年四十八岁
参赛作品,请投我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