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囚禁的美——读李庄的诗集《李庄的诗》

(2010-03-10 13:31:10)
标签:

李庄的诗

诗集

诗人

诗歌

磨难

杂谈

分类: 朋友的文章

                                  被囚禁的美
                                ——读李庄的诗集《李庄的诗》  文/那朵

  读诗写诗时间并不很长,对我这个涉足诗歌尚为浅显的人来说,李庄,这个名字已经很耳熟,却不曾谋面,所幸的是我意外收到他题字赠送的诗集《李庄的诗》,感激之余不免想谈谈对李庄老师诗歌的感觉。

  《李庄的诗》这本诗集共收录诗人一百二十多首精彩、鲜活的诗歌,就像诗人自己所言:一首诗是一次诞生,它是活的,它呼吸,它在瞬间降临,却复活了原初,并辐射向未来。通过反复阅读和品味,我感觉到了一种精致含蓄的美,一种被囚禁的美的张力,文字是沉默的,灵魂却是活跃的,一个充满灵性的人,一个激情四射的人,被生活的艰辛所围困,精神却是不倒的,仿佛有一对隐形的翅膀,在帮着他起飞。

  诗歌讲究意象、张力、通感之类的修辞方法,要求准确,形象,惜字如金,正如英国的柯尔津治所说:诗,是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位。李庄的诗,在这方面很是出色,看似朴实无奇的诗句,却是放在了最恰当的位置上,让你无法想出另外一个词来取代它,他的诗歌在娓娓的叙述中,为读者展示了一种美,他的诗就像栀子花,清幽,甜润,沁人心脾,给人一种蓬勃上扬、积极向上的力量。当你读他的诗歌时,你会感觉到,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即使当下的生活并不乐观,甚至是裂开了一道伤口,也不因此而消沉,更不会在这道伤口上撒盐,我们要的是缝补、隐忍和坚持:必须忍受/人总是一次次撕碎生活/再一针一针缝补/然后,用赞美代替忏悔(《一瞬的和平》),像呵护一朵花一样呵护它:今夜 伤口绽开/最美的花朵 在痛楚中我们学会/细细端详花瓣上的露水(《今夜》)。

  读懂一个人的诗,首先了解他的经历、阅历和诗作的具体背景,才能帮助读者清晰、准确地读出诗中蕴含的寓意,通过读《那只鸭子》这首诗歌,得知诗人早年丧母,父亲癌症离世,妻子也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这一系列的巨大打击在击毁着我们的诗人,他从少年开始就经历着不同寻常的磨难,生活对他来说,不是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而是遍布荆棘的坎坷磨难,艰辛的生活并没有让诗人畏惧和退缩,更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相反,他是和善的,宽容的,阳光的,有着一颗善良的仁爱之心:

  阳光静谧的下午
  我凝视着一株月季
  和一群忙碌的蚂蚁
  为这一瞬间的和平自然自语

  能够注意到这细小的生灵的人,必是一个有着柔软心肠的人,也必是个具有怜爱之心的人。每个人来到世上走一遭很不易,生活本身并不都是美好的,作为诗人,就要敢于面对生活的磨难,用敏感的心,用睿智的头脑,再加一颗爱怜之心,去发现美,去赞美生活,让读者看到希望: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一向不喜欢太压抑、太忧郁的诗歌,生活本身并不是轻松的,我们何苦再在心头上压块石头呢,有时候,善良的“谎言”也是一种鼓励,一种美好,至少让人心怀梦想:心若在,梦就在。

  当生活无依无靠时,“有什么东西在一点点撕裂”着诗人的心,这时的诗人并不是贫穷的,他还有爱,还有“可以抚摸彼此灵魂的”爱人(《抚摸》),诗人为了生活,劳碌奔波,地位低微而不卑微地活着:草与羊有一样的脾气——活/用默默地活  咬住刀锋/纤细的根和足攫住大地/将疼痛粉碎后深埋入泥土/卑贱的命无比坚硬(《草与羊》)。收成小时也不沮丧:祖父 我用你握锄的姿势握笔/写一行行手脚粗大的诗句/因天气糟糕收成极小/但我已学会蹲在稿纸边吸烟/目光攫住秋天(《跟祖父谈心》)。诗人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他选择了文字,选择了诗歌,正如诗人自己所言:“好诗都有自己的骨头,它必须是个人的,又绝对是人类的。”这个可以让他休憩、让他喘息的小天地,让诗人积蓄着内力,挺起倔强的脊梁,不向命运低头,全力抵抗更猛烈的风雨:像一只温顺的兔子/我尽可能慢地行走在世上(《尽可能慢地行走在世上》)。心境坦然的人才能用一颗坦然的心,慢慢地行走,细致地欣赏到人间的美景。

  诗集中涉及亲情的诗歌,让人读来有泪盈眶:“母亲的白发在土里黑着/藏着我的童年/……母亲的头发在土里黑着/这世上没有灯将它照亮”(《母亲的头发》)。“去医院的时候/父亲把自己房间的门带上/然后打开,深深地看了一眼/最后一次关闭。花香刹时浓郁/他的动作与眼神/已造成了永久的伤害”《茉莉花开了》,我们读懂了一个暗夜里思念亲人的男人,他最柔软的一面,让我们的心疼起来。

  这部诗集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囚徒》摘录如下:“这囚徒被美刺瞎了眼睛/禁闭在一朵花的监狱/他失声却不痛苦/用微笑对待早年的抒情/掸净鞋上的尘土/不再与自己的影子赛跑/沉默的身体里/一群蜜蜂阳光般哼唱/他的耳朵却听到/远方的大海与天空的雷霆/风吹过越来越疏松的骨缝/他看见一堆新土长出茂密的青草。”被囚禁在一朵花里的囚徒,心还是充满美好的,过去的一切,所谓的错就像鞋上的尘土,被诗人掸掉。耳朵被囚禁了,但想象力不会被封锁,他依然可以听到大海和雷声,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力量是最重要的,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磨难可以击垮他。

  忽然想起王菲演唱的《幽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诗人被生活囚禁在一方小天空下,但却像一朵默默开放的兰花,悄悄地吐露花香,美给自己看:“多像一位诗人/接受了生活的苦难和死的摧残/才终于说出:美——孤独”(《一棵立在楼顶的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天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