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
对于异体字收编这件事,我持赞同的态度。这些将要收编的这些异体字其中大致包括“喆”,“氾”,“仝”,“谿”,“缐”,“甯”等字,而这些大多出现在人的姓名当中,举个大家熟识的例子就是“陶喆”。专家也表示,之所以把这些字再次收编,是为了方便姓名中带有这些字的人到银行取钱、邮政局寄东西、买保险、登机都会方便一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
由于中国人在取名字的时候大多或图吉利,如“昇”,或图风水,如“淼”,或图个性,如“犇”,而名字中带有这些字的公民都或多或少在上户口或是办签证之类的事情上出现过小误差。而这次教育部对这些文字的收编,将有利于它们的推广。据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将随着这次收编进行相应的改动,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将做适当的调整,而且这些字将进入公安系统字库,方便日后公民在取名字的时候使用这些字上户口。
异体字的收编,使得汉字的使用和推广都更加方便,更加方便了这些异体字的使用。就好比一个女人的脸上缺失了水分,而异体字就像最好的SPA,为汉字这张美丽的女人的脸补充了充足的水分。
女人为了年轻漂亮美容一下是很正常的,可是没必要为了把自己弄得跟电影明星似的而去整容,这样就是去自我了。
对44个汉字的写法的整形就是一个毫无必要的整形,甚至可以归结为“瞎折腾”。把个别字的个别偏旁部首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这样的改动无疑于说贡米长的稍微比张柏芝胖一点,所以在脸上需要来一针肉毒杆菌。贡米就是贡米,她没必要长的像张柏芝就非得弄的跟张柏芝一样,反而丢了自己。而像上文提到的两个字“琴”和“唇”在我活了这么20多年里最起码用起来还是顺手的,没觉得哪别扭,不知道这样的改动算不算“瞎折腾”。
美容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美,整容确是改变了自己。收编异体字是为了汉字的使用更加方便,而汉字整形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填麻烦,“瞎折腾”的行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