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着金领不做,书不写,为什么要跑去做课程

(2018-01-19 16:20:51)
标签:

杂谈

我是白饭如霜,是个作家,写奇幻,言情,写过中英文对照的管理书,过几个月还会出一本鸡汤书,写得随心所欲,没有什么规划,写作是工作,专业,乐趣,也是我为许多人爱的原因,而被爱,对于一个纯正的巨蟹座来说,重要得超过世间一切声色犬马。

在十四年前我出的第一本书叫做猎物者,十四年后,我最新出的一本书,也是猎物者。和我同期出道的作者,要么已经大红大紫,要么洗手上岸,大家都做着相对而言对自己来说最有意义的事。

到现在我都不算红,那时候尤其没有得到什么关注,之所以一直写下来,跟当时我收到的一封信有很大的关系。

那时候还没有微博,我们玩的是天涯,2005年,有一位读者给我发来很长的私信,她说,她在2004年初的时候,遇到了非常不如意的事,万念俱灰之下,完全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她于是从大学里退学出来,一路穷游到西藏,准备在拉萨待一段时间之后就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在路上捡到了一本我的书,据读者的描述,那是一本奇幻书,主人公是个倒霉蛋,到处碰壁,但总体而言非常欢乐,充满吐槽,(多半是猎物者),她在准备去自杀的时候看这本书,看得哈哈大笑,有一次笑得难以自制,差点从车上掉了下去。

在写给我的信里说,相比书里主人公,她的遭遇并没有那么悲惨,而一个人还能够哈哈大笑,就意味着自己并没有走到世界的尽头。

今天如果这位读者还在关注我,请你联系我,你应该早就长大了,也许还有了自己的小孩子,我希望你过得好,也希望让你知道,如果写作能够为这个世界增加哪怕只是一点点快乐和希望,那么写作就值得,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回报。

作家是一个很有趣的身份,有时候其他人会把你当成一个顺理成章的观察者,如果你的书伴随一些人长大,他们还会把你当做可以信赖的人,跟你倾诉各种人生中遇到的问题。

我微博上每天都会收到不少私信,小朋友们对我倾诉各种困惑,从职业到感情,不一而足,从我的角度来讲,去解决其中的很多问题所需要的并不是智慧,而是经验,甚至常识,但让我惊讶的是,很多从很好的大学毕业的,读到硕士甚至博士的姑娘,竟然会没有这些常识,因为没有人教过她们,即使有人教,她们也分辨不出来正确和谬误,或者是不是适合自己。

这两年我的读者可能都长大了,以前会问读什么专业,考哪个大学好,应该看哪什么书,现在很多人开始想跟我讨论人生的刚需,其中最高频的问题,是如何应对职业上的困惑,怎么做人生规划。

大部分私信其实我都不看的,但如果一个读者对我说,我从小学开始看你的书,现在工作三年了,我非常信任你,所以想请教你一个职业上的问题,那么,你要我怎么去拒绝呢?

职业成长和人生规划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而一个人一个人沟通所需的时间成本又太过于巨大了,去年七月,我干脆去做了一系列针对个人自我成长和管理的课程系统,准备陆续推出时间管理,情商,人际关系等主题,就是现在大家经常会在微博上看到我推的那个掌课。

做课程听起来好像不是一个作家应该做的事,但实际上又是我真正的专业。

我在一家很大的跨国教育集团工作了十四年,去年六月才辞职出来,在离职的时候是两个部门的中国区总监,专业就是培训产品设计和团队管理。这个职位在大的外企不算什么,那家公司的总部在上海,我们开玩笑说从四楼扔一块砖下去,砸到的十个人里有九个是VP,剩下那个是高级vp,但是呢,考虑到我的平级和上级全部都是哈佛沃顿出来的博士,MBA,所以我已经觉得自己做的不错了。

跟我的读者去探讨人生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可能跟我做了母亲有关,我有一个女儿,快要八岁了,她长得很像我,不过既比我聪明,也比我坚强,我对她要求很严格,但我要求的不是她要得到什么,而是要做到什么,她谈钢琴,每天练一小时,周末练六小时,她比赛拿不拿奖,考级过不过,我从来都不关心,但她自己选择了要弹钢琴,就要按照计划学到某个程度为止,我也带她去打高尔夫球和击剑,因为这两种运动都非常要求目标性和专注。

如何让我的读者从专业级的持续培训中也学会这两点,从而在自我成长和发展上走得稍微顺一点,就是我去做教育的初衷。

虽然我天天吆喝大家来买课程,但做教育其实是不挣钱的,我如果去找工作,在猎头市场上很值钱,愿意配合市场写书的话当然更值钱,而吭哧吭哧创业做什么知识付费,真的是吃力不讨好的小生意。不止一个业界大佬一脸若有所思看着我,说白饭大人,我想知道一下,你脑子有什么问题??

我做教育也并非因为觉得自己成功,相反,我是非常典型的那种必须要依靠严格规划和努力才能有所回报的人,大家看看我,发际线已经没有救了,身高一米六,智商我去测过,绝对没有超过一百二,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我的数学就没及过格。

我不算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我很幸运,我遇到非常棒的导师,他们教会我找到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并且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我2003开始上班,一份工作我做十几年,从第一线做到在中国区最高的位置,我每天写两千字,十几年如一日, 每年出一到两本书,我现在管一家小公司,还帮两家公司做长期的管理顾问,然后我已经连续十五年每周锻炼三到四次。

我做的事可能比大多数人都多一点——看起来——实际上我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从不三心二意。久而久之,我就像一个站在钢丝上玩抛接球的人,一站一抛就是十年二十年,惊险早已成为经验,在平衡和专注上我都很有心得。

我总结出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方法去对付钢丝和七八个不断翻滚的球,比如说,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应该有一个抽屉,每个抽屉都是独立的,你在做某件事的时候,这个抽屉打开了,你就全力以赴去处理这个抽屉里的事,而不是同时把其他抽屉拉开关上心烦意乱,等这个抽屉关上了,你就再也不要去想它。如果你一边玩游戏,一边操心工作,一边陪小朋友玩游戏,你三件事都做不好,所有的时间都是白白浪费。比如说中午尽量避免吃饱饭,用蛋白质代餐和水果代替一顿饭,省下时间去健身,用锻炼肌肉一样的方法,通过呼吸,饮食控制和睡眠控制来锻炼精力,以便尽可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比如杜绝一切无效应酬,将人际关系控制到最精简的程度。

我把所有自己运用有效的经验,结合团队和自己大量的阅读,参考资料收集和整理,做出了第一个时间管理课程,上架的那天,课程内容里只有一个三分钟的语音介绍,在没有做任何营销的情况下,光在读者群里喊了一声,一个小时卖了几百个课,公司的员工连所有合伙人在内,没有一个有互联网的经验,我有个大哥看了我的公众号,评论说:“你的交互和设计做成这样还能卖课,只能说你人品好。”

怎么说呢,人品都是时间堆积出来的,我的读者对我给予了最大程度的信任,那就是毫不犹豫地掏钱,而我做课程的时候,真的比干什么都紧张,因为我砸不起这个锅,让那些看着我书长大的孩子背后撇嘴说,都讲的什么玩意儿。

幸好,这个课程到目前为止已经上了十期,很快要更新完毕,在用户群里,我们收到了大量的正面反馈,每一个礼拜三新课程上架之后,就不断会有作业,报告出现,每一篇长长的课程总结,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褒奖。我摸着自己刷得小了一圈的脸,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里插个硬广,我们二月会上架“重塑关系系列“,”教大家怎么去应对工作中的关系,和与最亲爱的人之间的关系。” 我主讲,联合出品人是前五百强公司的培训副总裁,纯干货,你尽管在网上搜,搜得出雷同的书或者课程或者分享文章算我输。

不管讲什么课,谁也无法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我老实说,也没有过任何这样的奢望,但有的时候,一只大象会告诉一只小象,如何从泥坑里顺利地爬出去,这就是群居的意义。

我其实没什么情怀,提到情怀两个字就经常口吐白沫,人情世故,版税点数,都特别清楚,唯独对读者,可能格外心软一点,我只不过想,这么多年下来了,你们给我爱和陪伴,让我能够有资格不时沾沾自喜,那么,如果我能够帮助你们中的一些人,哪怕是很少的人,在成长的路上走得稍微容易一点,那么就像我十四年前写的书让一个轻生的人找回生活乐趣一样,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