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饭看西游(1)

(2015-04-16 11:40:42)
标签:

杂谈

我每年都重看一次西游记原著,尤其是自己写东西写到弹尽粮绝,精神倦怠的时候,孙悟空的个人英雄形象是我永恒的灵感来源,他令人激奋,喷饭,敬佩,同情,但即使被五行山压住,即使在大鹏金翅鸟面前吃瘪,即使被糊涂的唐僧放逐,在东海上垂泪,这些落到谷底的时刻来临,我也从不觉得他可怜,不,孙大圣绝不会被人可怜,因为他身上没有丝毫的软弱和苟且。无论什么遭遇也无法改变他的天性和战斗的渴望,他是中国小说中罕见的既无法被邪恶力量毁灭,也无法被所谓的正义完全同化的独特存在。

从前有一个朋友,写中国神仙后代在现代的故事,孙悟空的儿子(虽然不知道这个儿子怎么来的,文中并没有写孙悟空有老婆)在学校惹事儿了,大圣亲自来解决争端,一下车(车!!!),火眼金睛一亮,四下神仙都噤若寒蝉,各自喃喃道:“不得了了,怎么就惹发这个魔头了。”

写得其实不好,但我对那一刻的热血沸腾记忆犹新,甚至想要接手继续写下去,单纯不过是因为见到了这个名字,并且还想继续见到这个名字。

他是大英雄大魔头,可是孙悟空身上更有许多人情练达,体贴入微之处,所以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其实都跟他友善,倒不完全是因为被打服了,这个方面体现最多的,是在和唐僧的相处上,就像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里这一段:

 “三藏沐浴毕,穿了小袖褊衫,束了环绦,足下换一双软公鞋,手里拿一把新笤帚,对众僧道:你等安寝,待我扫塔去来。行者道:塔上既被血雨所污,又况日久无光,恐生恶物,一则夜静风寒,又没个伴侣,自去恐有差池,老孙与你同上如何?三藏道:甚好,甚好!

唐僧这个人生平好面子,又挺胆小,见到黑云压顶或风沙肆虐就要担心妖怪老虎的,这下子半夜三更,要扫一座已经标明了被“血雨所污”,苗头很不对的塔,心里估计揣了一只小兔子,跳跳的有没有,所以去就去呗,还要隆重地交代一声,叫“众人安寝”。

 换了猪八戒这么说,悟空必就敲钉转脚让他自去,不去说不定要挨打,或者去了都还要变出几块西瓜皮在台阶上等着,但他多了解师父啊,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去呢,于是几乎是温柔地提议:“这塔可能不大干净咧,天又有点冷,不如我跟你去吧?”果然唐僧雀跃起来:“甚好,甚好。”出家人很不矜持地说了两个好,小兔子是放下了,毕竟不管是什么坏苗头,都抵不住身边这只猴子的盖世神通。


接下来就扫塔了,“唐僧用帚子扫了一层,又上一层。如此扫至第七层上,却早二更时分。那长老渐觉困倦,行者道:困了,你且坐下,等老孙替你扫罢。三藏道:这塔是多少层数?行者道:怕不有十三层哩。长老耽着劳倦道:是必扫了,方趁本愿。又扫了三层,腰酸腿痛,就于十层上坐倒道: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层扫净下来罢。行者抖擞精神,登上第十一层,霎时又上到第十二层。”

怕是不怕了,可体力又不支,扫到第七层就累了,他大概只是多喘了一口气,孙悟空就提出来了:“你困了就坐坐吧,我帮你扫。”真是一眼关七,见微知著,而且就在最合适的那个时候说,早了唐僧觉得自己不中用,晚了又怕老师父累狠了,“不当人子”。唐僧还强撑着:“还是扫吧,有始有终才算圆满啊。”结果又扫了三层,彻底歇菜了,估计他扫这三层的时候心里数着呢,话说得那么满,再多扫一层就放弃,未免太矫情了,两层也差点意思,三层差不多,自己总算可以说尽力了哦,于是撂挑子坐下来了:“你替我扫完吧。”没有前面那一句悟空主动请缨的铺垫,这有始无终的选择,对唐僧这样一个人来说,就太难了,这些说不出来的小心思,全都落在孙悟空眼里,他把他的志诚与体贴用最熨帖的方式传达出来,让受了慈悲的人不觉得局促不安。

另外,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把唐僧和悟空配CP,这个和性向之类的无关。我的个人偏见是,我厌恶一切小说中的情种,为了个人私情而赴汤蹈火指天战地,对我来说统统都是低级趣味,孙悟空去取经,矢志不渝,一方面还是有对佛的信仰,一方面是日久天长的相处中,对西游团队的认同和归属感,但归根到底,他毫不保留追求的是个人自由,自由是孙悟空最终极的标签和渴望,讽刺的是,要得到自由,他得先千辛万苦成佛,一旦成佛,他就成了体制内的公知,可以指天骂地,纵横四海,没人来压他顶,神仙玉帝菩萨罗汉对他也再没有什么办法好想,因为他是自己人了。

能吃人的孔雀一口吃掉如来,被如来剖腹而出,结局不但没有被天打雷劈,反而摇身一变修成正果,受封佛母,接下来该吃人继续吃,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悟空和孔雀倒是殊途同归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