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撒哈拉(一)
夜色浓浓,我们走下飞机,踏上了撒哈拉沙漠Hassi Messaoud的土地,伴着飞机的隆隆声响,我们呼吸到第一缕撒哈拉干热的空气。由于这里是沙漠气候,夜晚的温度比阿尔及尔要高8度左右,大家都感到嗓子发干。
出了机场,远远望去,一片黑寂,中建南方石油城项目经理部的同志已经在等我们了。汽车径直驶上一条狭长蜿蜒的公路,从车窗望去,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沙丘,夜色又给撒哈拉沙漠添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夜晚沙漠里看不到一个人,只有稀稀落落的车辆在这一条沙漠公路里穿梭。再往前走,开始出现火光,我们猜测这是油气田里的气体在燃烧。沙漠里灯光很少,但这些点缀在沙漠里的雄雄火焰,与仅有的灯光交相辉映,像一个个舞者,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她的生机和热情,这是Hassi Messaoud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建南方石油城项目经理部的同志们接待了我们,来到驻地,他们早已备好阿尔及利亚红酒和一桌地道的中国菜迎接我们。驻地在我们到来时,沸腾起来,这里的中国人同样有着沙漠一样的热情,使我们在异国他乡找到了一见如故的感觉。
与同胞们闲聊后,发现这里的生活很艰苦。餐后,我到驻地的水龙头漱口,发现水是咸的。驻地的姜涛经理介绍说,这水是从当地水井中打出来的,含很多矿物质,喝起来又咸又涩,不能用来饮用。用这样的水洗衣服,衣服上会留下斑斑碱渍,洗过的毛巾会变硬。大家喝的饮用水是定期提供的,吃的食品都是从北部沿海运来的,品种单一,吃来吃去就是羊肉、鸡蛋、萝卜、土豆那几样。这里的员工住的是简易房屋。房子隔热不好,像个大烤箱,夏季午后室外温度高达摄氏五六十度,空调不能正常制冷,吹出来的都是热风,施工现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在这里已将近5年,为了安全,他们平时很少出门,也很少有娱乐,生活很单调,一年能回到祖国一次就很不容易了。他们不仅远离亲人,而且忍受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如果不是到这里亲身经历一下,我们真的无法想像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在远离祖国的地方还生活着这样一批中国人,他们乐观地生活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们由衷地敬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