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终盘点之脸谱三则
(2012-03-16 00:19:13)
标签:
杂谈 |
姚明:30岁那年的逗号
4月11日晚,美国休斯顿,丰田中心。
火箭主场迎战小牛,这是本赛季最后的主场比赛。姚明挑了一套褐色的西装,站在丰田中心的场边,看着这支效力8年多的球队,用胜利告别纷纷扰扰的一年。
火箭的最后3个主场比赛,姚明都到现场观战,甚至会带上他从未在公开场合亮相的女儿。
此时,媒体还对姚明下赛季充满猜测:伤病继续还是王者归来?很少有人会认为姚明将选择退役,哪怕他的2010赛季只打了5场NBA常规赛。
看台上的姚明很珍惜这样的主场氛围,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告别赛,以一个啦啦队员的身份,告别职业生涯。
时隔100天的7月20日,姚明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役。
大个子几乎盖满了报纸头版,央视直播5个小时,“明谢”二字通行天下。甚至,连《焦点访谈》也不断播放比赛画面,感怀“今天他退役了,但是你肯定能够记住他的敬业、顽强、阳光、善良、爱国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伤病让这个“大个子”的人生下半场来得有些过早了。姚明致辞中说,这不是人生的句号,只是逗号。 “明谢”,是姚明在篮球场上的谢幕,也是他另一个赛场的全新开始。
美国媒体盘点2011伤感告别,姚明排在了第一位——场均19.0分、9.2篮板和1.9盖帽是姚明看得见的成就,而他给NBA的贡献则是枯燥的数据无法反映的。
1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
这一天,姚明正式走进了大学课堂,他一共上了6节课,这位“巨大”的新生引来无数同学围观。事后,姚明透露——我第一节数学课完全没有听懂,只是唤醒了十几年前关于数学课的一些模糊记忆。但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每天都能提高一点,最终一定会有所收获。
对于小巨人来说,应该没有什么会难得到他。正如当年初入NBA ,如今回过头来才发现,这不过是姚明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姚餐厅、巨鲸音乐网、上海男篮……这样精彩的人生画卷,在姚明面前,刚刚展开画轴一角而已。
如果,岁月是一个段落,30岁那年,姚明轻轻点下一个逗号,告诉人们,接来来更精彩。
李娜:红土绽放中国娜
在2011年里写李娜,想琢磨出一个很新炫的题目来,无疑很难。
因为,6月4日,法网决赛之后的那几天里,铺天盖地的报刊头版、整版,中国娜喊、娜一刻、娜样美……无数的赞歌已经几乎将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的新闻表述的酣畅淋漓而又细节备至。
无疑,那个夏日,当1.16亿人在电视剧前观看电视直播的时候,李娜达到了她荣誉的巅峰。因为这是第一次,人们习惯给予突破者以新奇、以赞美,这毫不为过——李娜是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的第一个单打冠军。
“姚明负责让美国人认识中国,李娜负责让欧洲人认识中国……”这是法国当地一家媒体评价李娜。
当然,法网之后,李娜鲜有胜绩,连续在温网、美网、中网铩羽而归。如果把2011年看做一个整体,宏观打量,李娜是成功的。至少,她留下了这样一个镜头——她在罗兰·加洛斯红土上倒地庆祝,在背上留下那一片历史性的红壤。
对于中国体育的职业化梦想来说,她的自信幽默,她流利的英语,已然成为一种方向。
精湛的球技成就了李娜在网坛的地位,率真的个性则是让球迷高呼“娜姐威武”。她可以直言不讳自己复出是为了奖金,可以将老公呼噜打得山响公之于众,张扬不羁的个性,独特单飞的轨迹,让这位中国体坛新“一姐”,成为全民偶像。
李娜,1982年出生于江城武汉, 6岁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曾经在2002年退役两年。2002年,李娜进入华中科大就读, 2004年复出重返国家队。
2009年初,网管中心作出允许运动员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的决定。李娜被纳入“单飞”名单,开始自己花钱聘请教练、安排训练、支付参赛费用,她的网球事业也一路飞进,成绩上不断取得突破。
经历风雨,“中国娜”变成了“国际娜”,在冠军和掌声的背后,李娜用十二年的艰辛和努力,挑战着梦想的高度。
杨元庆:迟早登顶世界PC第一
6月18日, 联想集团宣布,CEO杨元庆已从联想控股购得7.97亿股的联想集团股票。两个月后,杨元庆透露,增持所需的4亿美元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借债,并背负巨额还贷风险。
一切皆为联想发展,杨元庆不惜债台高筑的壮举着实令人佩服,这件事也坚定了柳传志把位子让给杨元庆的决心。“他的举动让我看到,他就是联想主人,这种主人翁精神非常可贵。
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董事会成员进行调整,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杨元庆担任公司CEO兼董事长。
当晚的香格里拉酒店,联想人的动情时刻。柳传志总结过去两年间的工作,给他自己打98.95分,给杨元庆打99.99分。他说,联想三次生死存亡的经历让杨元庆成为一个行业内最出色的CEO。
柳传志提到的三次生死危机包括90年代初,众多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联想这个小品牌应对了冲击立足于市场,初出茅庐的杨元庆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二次是90年代末期,PC新贵戴尔在中国市场和联想展开了持续三年的激烈竞争,而杨元庆带领团队最后战胜戴尔,将联想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完全建立起来。
第三次危机是收购IBMPC业务部门,当时外界对这笔收购并不看好,在经历亏损、高层重组等7年的历程后,杨元庆及团队已经成长成为行业最好的管理团队。
走过生死存亡的时刻,杨元庆更加成熟、稳健。于他而言,将来的道路绝不仅仅是守业,更是开拓。
离任时,柳传志送了杨元庆礼物——刻有“愿你飞得更高,高到可以看到世界!”的鹰。恐怕没有比这再激励人的礼物了。
如今,联想已经坐上全球PC第二把交椅。除了在中国市场保持优势之外,从去年春天开始,联想在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和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开启了全新品牌营销战役。
柳传志把联想冲击PC第一的接力棒留给了杨元庆。
杨元庆的回答是:我们并没有具体的哪一天登上第一位的时间表,如果竞争对手多犯一点错误,我们登顶的时间更快一些,但那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