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长武:魄力?我才刚上路呢!

(2010-08-11 22:23:35)
标签:

杂谈

 18岁,他拉着1300多斤辣椒面独自闯进人地两生的沈阳,蹲市场两个月,挣了比在家销售多一倍的钱。那是一股“初生牛犊”般无畏的魄力。

  30岁,他接手自己的“落后村庄”,挑起120万外债的担子,带领父老乡亲奔小康,那是一种“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般责任的魄力。

  37岁,自诩“泥腿子商人”的他飞赴韩国跟“洋同行”同台打擂,你来我往,毫无惧色更毫不逊色,那是“云帆济海”般豪迈的魄力。

  他叫梁长武,一位热情豪爽的蒙古族汉子,哪怕千里之远的通话,都足以感染得你一同兴奋。

  他的热情是一以贯之的,如同他的魄力。哪怕中专落榜都不妨碍梁长武在背回家的行李卷里塞上几本关于乡镇企业的书。“出身农家读了几年书再回来,很正常不过的么”,在他看来。

  不过读了点书,还是不一样,如同《平凡的世界》的少平。铺盖卷一放下,长武就联合32个小青年靠自己摘山杏、挖苣菜的钱集资600元成立了“股份体”,最小一股是6毛钱。那几年,养猪养羊、手套编织、烧酒作坊,他们做了个遍。

  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后,梁长武发现传统种植的红辣椒的潜力,只是没有技术、市场的优势,谈不上规模效益。22岁的他大胆一把,建立红干椒协会,提供培训,寻找商机。从建活动室到编印教材、组织10万椒农充电,他们硬是以单薄的文化底子啃下了一个个难题,20多项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全县近30万亩的辣椒种植,使全县椒农增收近1亿元。

  1997年,东风镇兴建了红干椒市场,长武的协会更是如鱼得水。市场建成两个月,协会就接待了外商近千人。这一年,开鲁县的红干椒破天荒地远销日韩新马泰等国家。在协会的推动下,开鲁县举办了数届“中国·开鲁红干椒节”,轰轰烈烈地唱起了经贸大戏。现在,协会1万亩红干椒订单,每年300万公斤的收购计划,在初中毕业的梁长武看来,那是水到渠成般自然。

  2000年,长武被推任为东明村支部书记。面对债台高筑、上访成风的烂摊子,他又使出狠招:杜绝村委一切开支,全村埋头发展经济。长武把近万亩耕地“捣鼓”成农资公司的基地,从种子、化肥到四轮车,不用村民先掏1分钱。现在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东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首富村”。

  采访时,梁长武正在青岛为村子3000亩花生跑订单。谈到以后,这位新十杰“牛”气冲天:去韩国做了几趟生意之后,不满意韩国调味品市场那种国际老大的霸道,他现在要组织协会,联合国内的各大干椒市场,与霸道抗衡。

  “魄力?我就是胆大点吧,觉得现在的自己就像刚铲完一里多长的田垄,才刚上路呢。”采访结尾,梁长武用了发哥的经典句式抒情,笑声里满是属于科尔沁草原的豪迈。

  记者:你是怎样理解魄力的?

  梁长武:呵呵,我觉得就是敢想敢做吧。有一套想法去做了,成不成功都不后悔;前怕狼后怕虎的永远做不成大事。

  记者:你18岁闯沈阳,没觉得那是一种壮举么?

  梁长武:没有,当时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应该有这个能力去闯一闯。市场是勇敢者的舞台,人生也一样。不成功,家里的30亩地就是我的底线。

  记者:“十杰”是荣誉也是责任,会觉得有压力么?

  梁长武:压力还是有一点的,这几天很多朋友都打电话祝贺,我觉得荣誉面前得更加规范地做事,多学多看多想。我现在像小伙子那样有干劲。一句话,抡圆膀子,好好干吧。

 

    刊于《中国青年》2007年1期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十杰青年的采访。专题名叫“杰出关键”,从每一位杰出青年身上找到一个关键词。关于梁长武我提取的关键词是魄力。采访他的时候,好像他去了青岛推销辣椒,在车上电话完成了这次采访。文章也就千字,愈短,愈考验写法。题目化用了周润发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