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2007-08-15 11:55:07)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名作赏析
荷尔拜因 (1497~1543年)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很多大画家都擅长画人物肖像,但终生从事肖像画创作,成就盖世者唯荷尔拜因一人。15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已风行油画,而英国画坛还在沉睡中,直到1532年荷尔拜因移居英国以后,英国才开始有了油画。

 

汉斯·荷尔拜因的父亲是德国奥格斯堡地方的一位画家,史称老汉斯·荷尔拜因。因此他为小荷尔拜因。他自幼从父学习绘画,18岁时迁居瑞士的巴塞尔,后又游历意大利,他曾访问过米兰,他在那里见识了达芬奇的作品。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大师的思想和艺术影响,同时与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过从甚密,逐渐成为一个人文主义画家。他曾为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莫斯画过肖像。

 

荷尔拜因一生主要成就是描绘肖像,他在继承丢勒奠定的现实主义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描绘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矛盾性和精神气质的特殊性。他的肖像画写实功力极深,细腻逼真,质感和空间感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非常注重眼神刻画,使人物神形毕肖,在艺术效果上类似于当今的照片。在照相术没有发明之前,上流社会的权贵名流都希望能真实的留存下自己的形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荷尔拜因这样的肖像画大师。他的肖像画在欧洲确实起着领先的作用。

 

1536年,荷尔拜因成为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家,可悲的是伦敦流行的鼠疫,夺去了这位年仅46岁的大师生命。 

 汉斯·荷尔拜因史称"小荷尔拜因",父兄都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小荷尔拜因自幼秉承家学,随父兄学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岁时,他来到了德国、瑞士交界的小城"巴塞尔"定居,很快便成为了一位在周边很有影响的画家。

 

小荷尔拜因是当时画坛公认的肖像高手,他的肖像作品具有构图严谨准确,人物情绪饱满,个性鲜明的特点,在古典题材风行的时代,他坚持以肖像题材为主的大众艺术创作,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初次被荷尔拜因作品所震撼是在大学的研究室里,导师将一幅同原画等大的《女人松鼠鸟》,和该作品的一张黑白素描效果图并排挂于一起。相映之下,让人由衷地对作品的素描关系中那严谨精密、毫厘不差的形体结构折服赞叹,也更感受到肖像原作的盎然生趣和纯朴自然。人物外在色彩与人物内在结构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不论你从哪一方面着眼,它都具有无可挑剔的艺术美感。这就是荷尔拜因的肖像作品。

 

 荷尔拜因于1497年出生于德国德奥格斯堡,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一位与丢勒齐名的绘画大师。其父汉斯·荷尔拜因是当地著名画家,他自幼随父学画,深得写实绘画技法。后人因他与父亲重名,为了区分,亦称他为汉斯·小荷尔拜因。

 

荷尔拜因17岁离开家乡,经卢塞恩南游意大利,归来后定居当时德国的文化出版中心巴塞尔,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在那儿,他为书商作插图、书籍装潢工作,有时也画肖像。他为市长雅可布·梅耶夫夫妇画的肖像素描,形象准确、情态生动,深受人们关注,从而逐渐成为巴塞尔的画界名家。

 

荷尔拜因与当时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莫斯交往甚密,曾为作家的《愚人颂》一书绘制插图,他们的无间的合作使该书风靡欧洲。学者的人文主义精神启发影响着画家的表现意识,而画家超然脱俗的艺术才华也受到学者的激赏叹服。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荷尔拜因最出色的肖像作品,无疑是他作于1532年的《伊拉斯莫斯的肖像》,这是画家为朋友画的许多肖像画中的一张。该作品完成后,连伊拉斯莫斯本人也由衷称赞荷尔拜因不仅有精湛的写实技巧,而且能够准确无误地捕捉并描绘出人物的精神特征。 

 

 荷尔拜因1524年曾巡游法国,1526年经尼德兰渡海初访伦敦,后又于1532年再赴伦敦,并在英国滞留,主要为伦敦的德国商人画肖像画。油画《商人吉兹的肖像》即是此时作品。该肖像形象逼真,笔触细腻,深受伦敦各界的赞赏。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也被他的技艺才华所打动,常请他为宫廷的王室和贵族画肖像。作于1539—1540年的《亨利八世婚礼像》就是荷尔拜因为英国历史上这位著名君主所绘制的肖像画。15世纪的欧洲已经是油画繁荣时期,而荷尔拜因的到来,才开启了英国的油画历史。 

 

 在与英国宫廷的交往中,还有一段趣闻:据说国王的妻子去世后,英皇想娶丹麦公主克里季娜继弦,于是,委派荷尔拜因出使丹麦。虽然婚事没有谈成,但画家在三个小时里完成的一张公主的肖像,惟妙惟肖,堪称极品佳作。

 

 荷尔拜因一生勤于创作,除了肖像画、宗教画和版画之外,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素描作品。他的素描不仅继承了丢勒所奠定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创造革新,从严谨的德国素描传统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志趣和表现的方面,形成了属于他个人的特有的线描表现技法。荷尔拜因的线条准确到位,且变幻多端。当你有心揣摩研究画面时,会发现他的线条时粗时细、时浓时淡、时紧时松、时密时散,但如果你单纯地欣赏画面,线条笔触皆融于形,跃入眼帘的就只剩活脱脱的物象了。如此精湛绝伦的艺术造诣,“世界一流素描大师”自是当之无愧了。

 

荷尔拜因性情平和朴实,画风谨慎稳健。罗丹说:“他的素描没有佛罗伦萨画派的温婉,他的色彩没有威尼斯画派的艳媚。在荷尔拜因的线条和色彩中,有一种或许在别的画家那里所找不到的力量——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位风华正茂、受人爱戴的肖像画家却于1543年不幸染上伦敦鼠疫,客死他乡,享年46岁。

 

《伊拉斯莫斯的肖像》(1532年/油画/43X33厘米),画中这位人文主义思想宣传者正在专心地工作,主人公清晰的轮廓、专注的眼神、坚毅的嘴角线、包括忙于书写的双手…无一不成功刻画出了一位学识渊博、信念坚定的人文主义传播者形象。

 

《商人吉兹的肖像》(板上油画/96.3X85.7厘米),荷尔拜因笔下的主人公面无表情地站于作者为他精心绘制的复杂环境之中,该表现方法为商人吉兹平添了几分凛然独立、莫测高深之感。作品还通过各个角落的所有细节的精到完美程度,令作者那深厚独到的写实功力可一目了然。

 

《亨利八世婚礼像》(1539-1540年/蛋彩油画/ 86X75厘米),画中的亨利八世相貌朴素和善,身材魁梧伟岸,这一切似乎在暗示着他那和睦安然,又稳固强悍的大英王朝,同时,画面中作者对国王的华丽衣饰的精美刻画也是该作品的又一个闪亮点。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鹿特丹的伊拉斯莫像》(图1)是他的一幅杰出的画作。伊拉斯莫是当时欧洲有名的大学者,是在人文领域卓有建树的哲学家。在他的作品《愚人颂》中,辛辣地嘲讽了欧洲的权贵、教团,把他们刻画成"愚人"的崇拜者。小荷尔拜因在读过《愚人颂》后,对这位"斗士"非常崇拜,亲赴鹿特丹拜会。之后,两人交往频繁,从伊拉斯莫身上小荷尔拜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他日后的创作增益不少。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愚人颂》也由小荷尔拜因绘制插图,插图生动有趣,与文字相得益彰。小荷尔拜因画的肖像上,伊拉斯莫俨然是一位严肃平静的长者,专注地在纸上誊写着什么,人们很难把他与那些辛辣的语句联系在一起,但仔细观察老者面容,平和中略带幽默,宛然有一种超然的睿智。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荷尔拜因的肖像艺术是一种师法自然的绘画方式,他一扫北欧画坛以往的刻板和冷漠的画风,尽量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描绘对象(图2《女人、鸟、松鼠》、图3《慈祥的圣母和基可尔市长一家》、图4《商人吉斯》)。在几十年后,这些方法已经为画家们所谙熟,但荷尔拜因的独创精神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1526年,小荷尔拜因前往英国,在那里他结识了《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爵士(他是亨利八世的下议院议长,由于耿直犯上被残暴的国王处死,好莱坞曾根据此事迹拍摄影片《四季的人》),并被他推荐到宫廷成为首席肖像画师。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在这期间,他为亨利八世的宫廷生活留下了许多成功的肖像作品,如《亨利八世》(图5)组像,《亨利八世王后像》(图6),《宫女像》等。这些肖像在写实传真方面,越发精益求精,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境地,虽然富丽堂皇,却丝毫没有影响它们作为现实主义典范流传于世。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荷尔拜因不久竟被英王任命为外交大臣,出使欧洲各国,开画笔外交的先例(图7《法国公使》)。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538年,小荷尔拜因受英王之名出使丹麦,为克里丝蒂娜公主同英王缔结婚约,并为公主画像。事后,婚事虽然没有告成,但他在3小时内为公主画成的肖像(图8《克里斯蒂娜公主》),形神惟妙惟肖,堪称肖像史上罕见的精品。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荷尔拜因(Holbei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