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网将桂剑雄寓言《驴子与千里马》作为高考作文材料

(2023-03-04 12:24:16)
标签:

驴子与千里马

桂剑雄

首发家长报

杂文选刊

人民网

分类: 新闻与出版
人民网将桂剑雄寓言《驴子与千里马》作为高考作文材料

驴子与千里马

桂剑雄

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

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

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

“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当代寓言》2014年10月版

   注:《驴子与千里马》是本人200275日首发在《家长报》上的作品(见上图),曾被《杂文选刊》《现代计算机(普及版)》等转载,2010收入本人专著《求猫派虎》中,入选《中国当代寓言》等精华选集,影响很大。

   近日,因为搜寻侵权书籍,我百度这篇寓言的关键词“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意外找到了上万条以这篇寓言为材料并作文的文章,其中包括一篇刊发在人民网上的标题为《2013年高考作文七种审题技巧实例破解【2】》的文章,见下图:

人民网将桂剑雄寓言《驴子与千里马》作为高考作文材料
人民网将桂剑雄寓言《驴子与千里马》作为高考作文材料
详见以下链接及加粗部分:

链接http://edu.people.com.cn/n/2013/0528/c1053-21644169-2.html

2013年高考作文七种审题技巧实例破解【2】
2013年05月28日13:31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人民微博
字号
技巧7:提炼中心法。
看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
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
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审题技巧】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
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
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并作文: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
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
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主要描写了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它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
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它却盲目(机械)
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
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
(1)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2)要有自知之明
(3)摆正自己的位置
(4)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5)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努力追求理想

阅读下面材料并作文:
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
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
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
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要求: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驴子、马、磨房主人、伯乐。
(2)他们都有哪些行为?
驴子和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
马后来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
磨坊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
马为伯乐相中成为千里马感到庆幸。
(3)驴被选中,马遭淘汰的结果表明了什么?
驴是适合推磨的。
马尽管能干,主人也有对它不公正的时候。
(4)磨坊主人后悔不迭的原因是什么?千里马感到庆幸的原因是什么?
错失了一匹能干的千里马。
找到了能施展才能的地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莫将人才放错了位置
(2)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认清自己,找准位置
(4)莫让人才空埋没
(5)机遇成就梦想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错过也许意味着新生
(8)要正确地面对挫折
(9)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
字。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三则材料各表述了哪几个意思?
自知者更圣明,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强大。
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的东西会有祸患。
人们要懂得自知自爱。
(2)这三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
就是人要有——自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人要懂得自知
(2)自知者更圣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