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两件事|作文故事/桂剑雄(《漫画周刊·幽默童话》2021年8月)

标签:
难忘的两件事桂剑雄作文故事漫画周刊·幽默童话2021年8月 |
分类: 新闻与出版 |



·作文故事·
难忘的两件事
文/桂剑雄
童年离我已经很远了,但童年写作文时经历过的两件事,却让我终生难忘。
(一)
50多年前,我曾在武汉市郊的家乡上过一段时间的小学。由于入学之前父亲教我认识了不少汉字,所以上学之后,我显得比同班同学都有“文化”——不仅语文成绩无人能比,作文更是鹤立鸡群。如此,我的作文被语文老师当作样板贴在教室的“作文园地”里展示,就成了家常便饭。这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不小的满足。
当时我的语文老师姓丁,他既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校长。丁老师为了培养同学们在公开场合不怯场的能力,上课时总喜欢点名让我们单独朗读课文。因为我的作文写得好,所以他有时也会点名让我朗读我新写的作文。
有一天,丁老师又点名让我朗读一篇我的刚被他批改过的作文。临下课时,他将这篇作文贴在了“作文园地”里。
课间休息时,我们班上有个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竟然当着同学们的面跟我叫板。他指着丁老师刚刚贴在“作文园地”里的这篇作文,笑话我刚才将“好吃懒做”的“好”字读错了,说这个字不应该念“号[hào]”,而应该念“郝[ho]”;还举例说,只有“东西好[ho]吃”,没有“东西好[hào]吃”。我觉得他这样批评我很离谱,就火冒三丈地和他争吵起来。没想到同学们居然都站在了他那边——因为大家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文字水平有限。
由于寡不敌众,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一气之下,便拉着那个同学去办公室找丁老师评判。
丁老师问清了缘由后,没有立刻指出谁对谁错,而是让我和他分别站在他办公桌的两边。随后,丁老师拿出一个自制的教具——用树枝拼成的一个简单汉字,问我:“这个字念什么?”
我非常得意地答道:“入!”
接着,丁老师又问那个同学:“这个字念什么!”
“人!”没想到他也很自信。
由于当时年龄小,方位的概念尚不明了,我正想说他念错了,这时丁老师快速将那个教具翻转180度,调过头来问我:“这个字念什么?”
此刻,那个同学也看到了翻转过去的“入”字。我发现他也很不好意思。
“你们先回教室吧。”丁老师笑着说道,“过一会儿上课,我再跟大家讲讲你们争论的这个字到底念什么。”
……
(二)
后来,我转学到了我的出生地——武汉市区上小学,作文在班上依然一枝独秀。
有一天,教语文的王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周记。当时我即将过10岁生日,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妈妈还是领着我去裁缝店里做了一条新裤子。因为心里高兴,我遂将此事写了出来。
为了凑字数,我将裁缝师傅细心为我量腰围、大腿围、前裆、后裆、臀围、脚口、裤长的细节也写了出来,借以颂扬劳动人民的敬业精神。当写到“臀围”时,我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个词,被那个裁缝师傅读成了“殿围”!
当时,裁缝师傅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殿围”不过是他们对“臀围”的误读,把“臀”(tun)字读成“殿”(dian)音了。虽然裁缝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极小,但找他们做裤子的人数不胜数,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因为我不知道“殿围”是什么,这个“殿”字怎么写,就采用查拼音的办法去翻新华字典。自然,我没有查到。于是,就自作聪明地在作文本上写下了“殿围”二字。
所幸,王老师是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她不仅在作文本上纠正了我的错误,还在点评作文时专门讲解了“臀围”的意思及其正确读音。
(三)
这两件事情让我受益终生。
生活中,我时常拿第一件事情告诫自己:即使你是对的,也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去说服人家,而不能靠发火解决问题。
写作时,我时常拿第二件事情告诫自己:要敬畏文字,对于没有把握的字或词,一定要弄懂了之后再使用,否则就对不起教过我们的老师。
作者简介:
桂剑雄,笔名寓言熊等,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作品《熊、狐狸和牛》入选社科版和北语版“留学生本科必修课”课本。寓言集《求猫派虎》获中国寓言文学金骆驼奖创作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