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枫:寓意深长妙不可言(《东莞日报》2021年6月4日)

(2021-06-04 11:14:15)
标签:

刘枫

寓意深长妙不可言

《东莞日报》

文化版头条

分类: 新闻与出版

今天出版的《东莞日报》 文化版,在头条位置介绍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刘枫新著出版的消息,同时摘录了我为其作序中的一句话。

相关图片如下:

刘枫:寓意深长妙不可言(《东莞日报》2021年6月4日)
刘枫:寓意深长妙不可言(《东莞日报》2021年6月4日)

  上述相关文字选自《东莞日报·公众号》2021年6月3日刊发的文字。

附,原文:

文化·墨客|寓言创作数十年来佳作整合,刘枫寓言集《想飞的鳐鱼》正式出版

寓意深长  妙不可言

 

近日,笔耕不辍的本土作家刘枫又出新作——其寓言集《想飞的鳐鱼》正式出版面世。全书分为“植物情怀”“动物故事”“器物内涵”“事物理趣”“人物思维”五辑,在近百篇寓言中,无论是人物,拟人化的动物,占有相当比例的植物,抑或原本没有生命的器物、事物,均成为故事的主角。刘枫通过文字,不动声色地将意味深长的道理寓于其中,行文简练精辟,短小精悍,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闪烁着智慧光芒。

对这部寓言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桂剑雄给予高度评价,“惊喜之情油然而生”,其认为《想飞的鳐鱼》寓言形象不拘一格:“像本书这样多点开花、不偏重于某一角色形象且亮点纷呈的寓言表现手法,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这种别具特色的创作风格,既令人耳目一新,又难能可贵。”

 

心血之作集中呈现

在东莞作家圈中,刘枫当属宽领域写作者,创作体裁涉及广泛,涵盖小说、散文、诗歌、非虚构、评论、寓言、诗词等,尤擅楹联创作,且名声在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感受过大量中外名家寓言作品的刘枫,就已开始寓言创作。其最早的寓言作品《毛巾》《两只啄木鸟》发表在当时的《芒种》杂志上,之后又陆续创作发表了一批寓言。不过后来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志趣转向楹联,寓言写作也就沉寂了下来。直到2009年加入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后,刘枫又重新开始寓言创作。

当创作有了一定的积累时,将其整理出版便水到渠成。这些年自己寓言作品的广受欢迎,也给了刘枫十足的信心——刊物发表、作品获奖、入选各种寓言选集之余,更有不少中小学、幼儿园老师,把他的作品给学生听,依旧反响不俗。

《想飞的鳐鱼》可以说是刘枫数十年来在寓言创作方面的心血集合,囊括其历年来精品力作。刘枫坦言,出版本书主要是“想对自己的寓言创作之路进行审视,更为集中地听取业内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补短板、促提升。”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贴近读者,刘枫还特别请专业人士,创作了数十幅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插图,建立起图文并茂的阅读效果,这也成为《想飞的鳐鱼》的一大特色。

“水里游的鱼、天上飞的鸟、草中爬的蛇、圈里养的猪、地上跑的马,一举一动,牵着我们的目光,发现生活的哲理……”在每个篇章前,几句短小的诗句,也为该书平添几分趣味性。

随处可见的小心思,彰显的是一位用心用情的作者,对其作品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广大读者的一种尊重。

 

含蓄婉转作文育人

对于刘枫的寓言创作,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桂剑雄在《想飞的鳐鱼》序言中,进行了精准、到位的分析——

在人物寓言创作方面,刘枫很好地承继了古代经典寓言的优良传统,多是颇具古风的哲思寓言,如《拳击手的体会》尽管只有129个字,却通过拳王争夺战的故事,很好地阐述了失败和成功之间的辩证关系:成功只是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

动物寓言虽只收入10余篇,但无论是在构思方面,还是在表达寓意方面,均非常出色,如读了《想飞的鳐鱼》这篇作为书名的寓言后,不仅会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还会对作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逞强好胜者只会出丑和让人耻笑的寓意进行反思。

刘枫对植物似乎情有独钟,其创作的植物寓言尤其耐读,如《两株金银花》不仅文辞优美,还将失望和希望、悲观和乐观所引发的不同结果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很好地表达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寓意。

寓言是一种具有鲜明讽喻性、教育性的文学体裁,讽喻是寓言最重要的艺术手段。而刘枫很善于用含蓄婉转的方式去带出事物的道理,《受委屈的4》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由于对楹联创作极具功力,刘枫创作的寓言作品,不仅故事精彩、寓意深刻,而且语言简炼,文字老辣。如《拳击手的体会》《两只啄木鸟》这两则微寓言虽然均只有百余字,但无论是立意,还是遣词造句,皆可圈可点。

 

处处留心解读生活

薛贤荣在其《寓言学概论》中指出:生活是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源泉,寓言也不例外。优秀的寓言作品,总是有牢固的生活基础。不错,寓言的重心是“理”而不是生活画面,但是这个“理”是生活赋予的,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不是从概念演绎而来的。

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又给读者以生活指导,这正是刘枫在寓言创作方面一以贯之的理念,“我的寓言选材全都是来自于生活,通过细微观察、体味,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进行提炼,力求让大家阅读后,能悟出一些道理。”

翻开《想飞的鳐鱼》,处处可见生活的影子,其中有不少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寓言,如抗疫题材的《两张白纸标识牌》《有功劳的口罩》、东莞题材的《海战博物馆广场上的树》《黄旗山的灯笼》等。

刘枫认为,一位优秀的寓言作家,必定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只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才能真正写出具有时代感的打动人的寓言作品。

 

作者简介

刘枫,江西彭泽人,祖籍湖北大冶,现居东莞南城。退休前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寓言作品《“秀”与“和”》获全国第十二届“金江寓言文学奖”,多篇寓言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国现代寓言故事》《2018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童话等卷》等寓言选集。与人合作出版寓言集《我用你的眼睛看他》,出版有散文集《身边的风景》《行走的风景》、对联集《初中语文每课一联》《流风联韵》《枫韵集》《联话南城历史名人》《寒溪联话》(合作)多部。

 

作品选登

两株金银花

一座不大的花园,有一道荆棘编的篱笆,篱笆丛里,夹生着两株金银花。年复一年,它们自生自灭,无人理睬。

一天,一株金银花耐不住寂寞冷落,叹息道:“老兄啊,我们这样悄无声息地生存,多寒心啊!你看园中那些花 儿,出尽风头。哎,我们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你别这么悲观。”同伴宽慰道:“我们的条件和待遇是不如园中的花儿,可是我们不必去攀比。我们的存在是有着自己的价值的。”

悲观的金银花忿忿不平,打断同伴的话:“什么叫攀比?难道我们不也是一种花吗?凭什么不把我们移植到花园里去呢?人们太偏心眼了!

“你也别尽数落别人不是,只要我们好生长,开出夺目的花朵,放出浓郁的芳香,总有一天会受到人们的垂青。”

“得了吧!你沉得住气,我可受不了!哎,前途,希望,都与我无缘啊。”

数月后,悲观的金银花一蹶不振,竟致沉沦枯萎。

另一株金银花一刻也没有动摇初衷,仍在自得其乐地生长,开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