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的名声|外一则/桂剑雄(《少年先锋报·初中生新读写》2021年3月刊)

标签:
黄鼠狼的名声狮子的喜恶和评判桂剑雄少年先锋报·初中生2021年3月刊 |
分类: 寓言连载 |



/寓言来了·寓言与写作专栏/
黄鼠狼的名声(外一则)
文/桂剑雄
大年初一凌晨,饥饿的黄鼠狼发现一只个头比自己还要大的灰色老鼠,就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
那只大老鼠见黄鼠狼的身形比自己小许多,便摆开架势和黄鼠狼搏斗。打着打着,一开始还处于上风的大老鼠见黄鼠狼愈战愈勇,自己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就瞅准机会钻进了鸡舍旁的老鼠洞里。黄鼠狼不肯就此罢休,也跟着钻进洞里,不久便将大老鼠从洞中撵了出来。
大老鼠万般无奈,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交战。经过几番恶斗,大老鼠终因体力不支,被黄鼠狼一口咬住了脖子。
黄鼠狼三口两口就把大老鼠吃了。但它意犹未尽,又重新钻进老鼠洞中搜寻,想看看里面还有没有别的老鼠——黄鼠狼食量很大,一夜之间通常要捕食6-7只老鼠。可是,它一无所获,失望之余,只好怏怏从老鼠洞中出来。正在这时,黄鼠狼听到了一只公鸡的叫声,便鬼使神差地钻进了鸡舍……
天亮以后,动物们开始互相拜年。不料,它们看到黄鼠狼后,都鄙夷地躲开了。黄鼠狼不解,忙拉住没有离开的山羊,问道:“大家为什么要躲着我?”
一向博学的山羊说:“今天大年初一,猫头鹰看见你一大早去鸡舍拜年了;然后,一只鸡就失踪了……”
自知理亏的黄鼠狼听了,嗫嚅地说:“猫头鹰知道我在此之前吃了一只大老鼠吗?我这可是为民除害,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知道,猫头鹰都看见了。”山羊回答说。
“猫头鹰都看见了?”黄鼠狼嚷道,“难道它不知道我是专吃老鼠的益兽吗?为什么它不好好宣传我吃大老鼠的事,却揪着我吃鸡的事不放?要知道,除了这一次,我以前从未吃过鸡!”
“你冤枉猫头鹰了。”山羊赶紧澄清说,“它不仅将你吃鸡的事情告诉了大家,也将你吃大老鼠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它还一再强调,你一向都是以吃老鼠为主的,这次吃鸡只是偶然行为。”
说到这儿,山羊一边捋着胡子,一边严肃地告诉黄鼠狼说:“你做了好事,别人自然会宣传你的事迹,但是当你做了坏事时,也同样逃不过别人的眼睛。自古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人要想获得好名声很难,而败坏好名声却易如反掌。”
狮子的喜恶和评判
动物之王狮子很喜欢趋奉自己的狐狸,不喜欢远离自己的黄鼠狼。
大年初一,狐狸带着一点米去鸡村,想以此为饵偷只鸡吃;至村口时,正巧遇到狮子率豺狼虎豹从此经过。
见狐狸带着米进了鸡村,狮子笑容满面地对豺狼虎豹说:“我说狐狸本质不错吧,你们还不信!瞧瞧,它多么善良、纯厚,过年了也没忘记关心鸡,还带着礼物去拜年!现在看来,所谓狐狸凶狠、狡猾、最喜欢偷吃鸡子的话,都是污蔑它的不实之词!”
话音刚落,饥饿的黄鼠狼因为遍寻不着老鼠,这时也带着一点米跑进鸡村,欲效仿狐狸偷只鸡吃。
见黄鼠狼带着米跟着狐狸进了鸡村,狮子怫然不悦地对豺狼虎豹说:“我说黄鼠狼不是什么好东西吧,你们还不信!瞧瞧,它多么阴险,多么狠毒,大过年的也没忘记跑来偷鸡,还带着诱饵!可想而知,之前该有多少鸡遭殃啊!现在看来,所谓黄鼠狼是益兽、最喜欢捕食老鼠的话,都是和它关系好的家伙捏造出来的!啧啧,还是人类英明呀,很早就发明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的歇后语!”
一旁的豺狼虎豹听了,都愕然不已:狐狸和黄鼠狼干的事情完全一样,为什么狮子的评判截然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论是看人或是看事,都要客观公正,不能因人而异或是戴着有色眼镜。
写作小课堂
比喻的基本类型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隐喻(暗喻)、借喻。
明喻就是明显地用甲事物比拟乙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相似关系的一种修辞手法。其表达方法是: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常用“像”“如”“似”“仿佛”“如同”“像……似的”等比喻词。例如:“挥汗如雨”“雪花像鹅毛一样飞舞”“老师像园丁似的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
隐喻也称暗喻或简喻,是用甲事物暗喻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和明喻的唯一区别就是没有比喻词,或用“是”“就是”“变成”“成了”“构成”等词语替代。隐喻比明喻更有助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例如:“草木皆兵”“森林是地球的肾脏”“山间的小溪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借喻是一种特别的比喻,它是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由于这种修辞手法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例如:“画蛇添足”“天下乌鸦一般黑”及本期故事中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戴有色眼镜”等。
——《少年先锋报·初中生新读写》2021年3月刊
本期要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