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启示|三题/桂剑雄(《少年先锋报·初中生新读写》2021年1月刊)

标签:
植物的启示桂剑雄香蕉树与薇甘菊两棵年轮相同的树成熟的颜色 |
分类: 寓言连载 |



/寓言来了·寓言与写作专栏/
植物的启示
文/桂剑雄
香蕉树属于热带植物,但它不是树,而是巨型草本植物。香蕉树的生长很旺盛,不仅能时刻长出新芽,而且一年四季结果。
有一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某个香蕉园里突然长出一些矮小的灌木状攀缘藤本植物。
一株香蕉树见自己脚下的这种植物长得很像爬山虎,就问它是谁,为什么要跑到香蕉园里来。
那株植物说:“我叫薇甘菊,本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如今却流落他乡,被别人带到这儿了,实在是不幸啊!”
香蕉树听了,同情地说:“你这样可怜,不知我如何才能帮助到你?”
“这很简单。”薇甘菊说,“您身躯高大,宽阔无比,如果您能发发善心,允许渺小的我依附您生活,苟且偷生,那我就感激不尽了!”
香蕉树见薇甘菊的话说得悦耳动听,又见它可怜巴巴的,便爽快答应了它的要求。
别的香蕉树见它答应了,也都同意让另外那些薇甘菊在香蕉园里生活。
然而,香蕉树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些薇甘菊的生长速度非常之快,平均每天都能延伸和攀缘10几厘米!时间不长,这些不请自来、善于攀爬的家伙便将所有的香蕉树缠绕覆盖,不仅使香蕉树的光合作用受到破坏,还释放毒汁抑制它们的生长……末了,香蕉树们统统被薇甘菊残害致死!
可怜的香蕉树啊,它们哪里知道,薇甘菊属于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也是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的有害物种。尽管薇甘菊与甘菊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习性却有着天壤之别。甘菊的茎直立,可以用来泡茶、制药,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薇甘菊则味道酸苦不堪,非但人类难以食用,就连牛、羊等食草牲畜对它们也是敬而远之。更可怕的是,这种植物蛮横霸道,凶残无比,对8米以下的几乎所有植物,尤其是对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人工林和经济作物的危害最为严重,可致成片的农作物和自然植被枯萎死亡,是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香蕉树的教训值得深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与人为善,又不要轻信可疑的陌生人。
空旷的田野上有两棵年轮相同的树,一棵长得高大,一棵长得矮小。
微风吹来,高树轻轻摇曳着树叶,显得潇洒伟岸,秀美多姿。看到人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高树傲慢地对矮树说道:“哈哈,看到了吧,正是因为我玉树临风,所以才深受人们欢迎,这说明形象很重要啊!”
“树欲静而风不止,”矮树不以为然地说,“我奉劝你在得意的同时,一定要当心,千万别忘了凡事都有两面性!”
高树鄙夷地看了矮树一眼,呵呵一笑。
不久,狂风袭来,大树被拦腰吹断。
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高树变得光秃秃的、一下比自己矮了半截,矮树以胜利者的姿态告诉它说:“你没听说过树大招风吗?做人还是应该谦虚谨慎和低调点好,你看,如今我过得多爽——独树一帜啊!”
一名学生作文。他写道:
“麦子熟了,它的颜色是金黄的;稻子熟了,它的颜色是金黄的;玉米熟了,它的颜色是金黄的;……可见,金黄的颜色,就是成熟的颜色。”
语文老师看了,写下如下批语:
“金黄色固然是成熟的颜色,但并非是成熟唯一的颜色。成熟的颜色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请观察成熟的高粱、葡萄、西瓜……”
以偏概全,不仅无法得到真知,同时还是无知和愚蠢的体现。
写作小课堂
拟人和拟人化写作
拟人是一种修辞方法。它是把世间万事万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因此,这种表现手法又叫“拟人化”或“人格化”。
拟人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将动物拟人化。比如,把螳螂人格化,将其描写成“拿着长柄大镰刀的人”。
二是将植物拟人化。比如,把梅、兰、竹、菊四种植物人格化,赞誉它们是“四君子”。
三是将事物拟人化。比如,把夜空中的小星星人格化,形容它们“顽皮地眨着眼睛”。
此外,像抽象的概念、观念、品质等等,都可以通过拟人化的运用,使人获得感知。比如,《我是电》《空气的自述》等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就大都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拟人化是寓言、童话创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艺术手法。采用这种手法不仅有利于构思情节,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用拟人修辞法写作文,特别是通篇采用拟人化手法写作想象作文,不仅可以拓宽思路,增强文章的新颖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还可以提升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好感。
——《少年先锋报·初中生新读写》2021年1月刊
本期要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