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瑞云寓言一束(适合儿童阅读部分)

(2014-04-11 12:05:18)
标签:

黄瑞云

寓言一束

公木

儿童寓言

建国后看黄瑞云

分类: 中国当代寓言作家和代表作品

(本博内容已经黄瑞云教授审定)

                                       黄瑞云简介

黄瑞云(1932—  ),湖南娄底人。小时候上过私塾,当过农民。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在湖北省工农中学、湖北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学院任教,现为湖北师范学院教授。黄瑞云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也染指哲学与训诂学,业馀从事文学创作。著有《老子本原》《庄子本原》《诗苑英华》《词苑英华》《历代抒情小赋选》《历代绝妙词三百首》;参预辑录《历代辞赋总汇》;创作有《溪流集》《快活的答里·坎曼尔》《长梦潇湘夜雨楼诗词集》《黄瑞云寓言集》《月是故乡明·黄瑞云散文选》等。公木先生称:“中国现代寓言,建国前看冯雪峰,建国后看黄瑞云”。

 

                黄瑞云寓言一束(适合儿童阅读部分)

                     猴子和它的影像

                                黄瑞云                                        

一只猴子站在镜子前面,它认为镜子里的影像长得太丑陋,就对着那影像耸鼻子,瞪眼睛,龇牙咧嘴。

镜子里的影像也对它采取同样的态度。

猴子被激怒了。它蹦跳起来,对着那影像歪头晃脑,挥拳甩臂,用各种凶狠的姿态进行威胁。那影像也丝毫不让,一切按对等的原则进行回敬。

这猴子对人对己未免太不公平了:其实,那影像只是把猴子对待别人的态度如实地反映出来,但猴子认为自己的行为无可指责,而别人同样的态度却是不能容忍的。

选自《黄瑞云寓言》,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6月版

 

 

次  

                            黄瑞云

猴脑据说是最好的滋补品。捕捉猴子不是容易的事,又难得及时,因此从前云南地方的土豪就把猴子畜养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当有需要用猴脑招待的贵客来到,主人就引客人到猴圈来,由客人自己点选猴子,杀以取食。“猴为万物之次灵”,是有相当的理解力的,久而久之,它们就知道客人拜访它们的美意了。因此,每当主人陪同客人进圈,次灵们就一片惊慌,停止一切活动,战栗地拥挤着向角落里退缩,同时,睁圆了深陷的惊惶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客人,看他那决定它们命运的手指指向哪里。等到客人终于看中了一个对象,伸手指着的时候,猴子们立即一拥而上,把那只中选的猴子连揪带搡地推了出来。如此,整个猴圈里,除了那只被推出来的猴子悲哀地嚎叫以外,其他所有的猴子又都跳跳蹦蹦,高高兴兴的了,它们知道,灾难已经过去,至于将来怎么样,那是将来的事。这些聪明的动物,它们并不考虑,推出一个牺牲晶,丝毫也没有改善它们自身的命运,牺牲者的遭遇也是它们自身必然的结局,一个也不会例外。

——群体麻木,是人世间最可悲的事!

(选自《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60年佳作典藏·寓言卷》),农村出版社2012年1月版)

 

 

陶罐和铁罐

      黄瑞云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不卑不亢地说,“我们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害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里。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终于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它的人也跟着高兴得叫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厨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釉黑锃亮。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在什么年代便氧化了。人们只发现几块锈蚀不堪的铁片,而且不能断定那是否是铁罐的残馀。

 ——用自己的强点去比人家的弱点是不应该的,人家也会有比你强的地方。

(选自《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60年佳作典藏·寓言卷》,农村出版社2012年1月版——本文入选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司  

      黄瑞云

神庙里供奉着一尊司命大神,四乡八境的人都来向他礼敬,祈求降赐福泽和消弭灾难。

判官问道:“这么多人来祈求,怎样对待他们的供奉呢?”

“全部领受!’大神指示。

“那你怎样回答他们的祈求呢?”判官问。

“那很简单,”大神说,“没有灾难的,不须理会:凡有灾难的,不加理会,该跛脚的跛脚,该瞎眼的瞎眼,该死的就死掉。”

判官大惑不解,问道:“这样,人们还会来供奉香火吗?”

“会供奉的,”大神说,“他们一定会相信,他们的幸福,全是我的恩惠;而灾难,是他们命中注定,我已给他们减轻了许多。”

(选自《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60年佳作典藏·寓言卷》,农村出版社2012年1月版)

 

 

水亭上的蛀虫会议

                黄瑞云

花园的池沼上有个木结构的水亭,幽雅别致。后来里面生了蛀虫。蛀虫们蛀空水亭的柱子,横梁,桷头,檐角,在里面悠哉游哉,自得其乐。

等到木头的表皮终于蛀穿,蛀虫们向外一看,发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觉都寒心了。因为它们看到,下面是水,如果水亭一旦倒塌,它们也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蛀虫们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大家激昂慷慨,发表了许多非常正确的意见,提出了非常正确的议案。为了使水亭免于倒塌,挽救它们自身的命运,急需采取的措施,就是全面停止蛀蚀。最后全体一致通过了决议。

每一条蛀虫都称赞这是一个很好的决议。不过每一条蛀虫都想,这么大一个水亭,自己蛀那么一点,关系是不大的。

它们都这么想,也都这么干,对水亭的蛀蚀一点也没有减少。

    事情发展得日益严重。会议不断地召开,停蛀的呼声更为激烈,决议的措词也更为严切。但情况依然如故,每条蛀虫回去照例蛀各自的一点。

有一天,水亭终于倒塌了,淹没了,蛀虫们的会议也到此收场。

(选自《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60年佳作典藏·寓言卷》,农村出版社2012年1月版)

 

 

聪明的猴子

       黄瑞云

猴子聪明得可以模仿人的行为,像人那样行动。它们看到人从海岛运回一船船的香蕉,羡慕得垂涎三尺。

猴子们弄了一只船,仿照人的办法,把船荡到岛上,采摘了满满一船香蕉,然后向岸这边荡了回来。

出乎意料之外,海上突然起了风浪,不堪重负的船剧烈地颠簸起来。猴子们一感到船出了问题,当即丢了桨,撇下舵,拼命地去抢那些香蕉。它们抢呀抱呀,你争我夺,互相厮打。船失掉了方向,漫无目标地漂荡,而且颠簸得更加厉害。毫不容情的海浪打进船舱,终于把整个船儿吞没,猴子们的喜剧也自然完结。

(选自《黄瑞云寓言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上帝和人

       黄瑞云

命运之神询问上帝:“在外表上人和你非常相似,你和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上帝回答说:“我用泥土塑造成为人,然后让自己的创造物通通向我膜拜;人用泥土塑造成为神像,却全都匍匐在自己创造物的脚下。”

(选自《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60年佳作典藏·寓言卷》,农村出版社2012年1月版)

 

 

       羊  

                                      黄瑞云

羊对造物主说:“万能的主,你是最不公正的了。你让恶统治着世界,而让善永远处于可悲的地位!”

    “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造物主说。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羊说,“在你创造的这个世界里。所有恶的东西,你都给予精锐的装备;而对善的,却让它们连抵抗的本领也没有。这哪有丁点儿公平和正义呢!没有比老虎更凶恶的了,你却给它装上锋利的爪子和牙齿,身段也特别矫健。我们羊呢,世界上没有比我们更善良的动物了,但我们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你给了我们一对角也是向后弯着的,根本抵御不了敌人。”

    “这个容易,”造物主说,“我可以赋予你足够的力量。”

    万能的主立即动手。他先把羊的身子拉得长大;然后把羊的嘴掰宽,钉上尖锐的牙齿;再把羊的蹄脚脱掉,换成锐利的爪子;末了,还把羊的两只角拉直,挺向前方。

    一切竣工以后,造物主拍拍这畸形的动物,说道:“好了,我的宝贝!现在你可以保持羊的善良而具有超越老虎的力量。你的名字就叫羊虎吧!”

    羊虎高兴极了,它向原野走去。但是这张宽阔的嘴和尖利的牙齿,吃起草来却很不方便,它觉得很饿。路上碰到一只兔子。它想:“我也来试试吃点兔肉吧!”它轻而易举就抓住兔子塞进了嘴里。

    它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肉比草好吃得多。第一次成功的尝试给了它极大的鼓舞,它开始大量地捕食弱小的动物。搏斗的本领是没得说的。它具有老虎锋牙利爪的一切功能,还加上一对尖利的角,进攻起来,真是所向无敌。新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它原有的观念。“通过斗争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也符合正义的原则。至于善恶云云,那不过是扯淡!”

这是它后来的结论。

    “世界上真有羊虎这种野兽吗,我的寓言家?”

    “当然有的,亲爱的读者!不过你没有必要过分地拘泥于我所描述的外形。”

 

 

 

春天岛

                                  黄瑞云

    一五二一年春天,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的途中,发现了一个小岛。经过同惊涛骇浪许多日子的搏斗,看到这个小岛使他们由衷地高兴,他们可以在这儿稍事休息。

    船队在一处海湾里停泊,麦哲伦和他的战友走上小岛。岛上长满了各种植物,许多几丈围的大树密布全岛,树上牵满了各种藤类,漪漪的绿竹在水边临风摆动,一片青葱,简直是一个绿色的海洋。时令正当春半,岛上的植物开满了各色美丽的花朵,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清风吹来,烂漫的花片漫天飞起,散发出馥郁的芳香。春天对这个小岛好像特别钟情,麦哲伦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美丽的春光,因此他把这个小岛称为春天岛。岛上的小溪流水潺潺,晶莹可鉴,水手们喝到了清甜的溪水。但他们不敢远行,因为岛上没有道路,地面布满了各种藤子,很难行走。而且树林中野兽出没,榛莽中也隐藏着各种蛇蝎。欣赏惊叹之余,他们仍只能回到船上。

    入夜,麦哲伦坐在甲板上。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清亮的光辉洒满大海,也洒满小岛。海上的波涛也平息下来,世界一片宁静。夜深,从岛上袭来阵阵的花香,也听到树林中夜游的动物在活动。他们美美地睡了一晚。黎明,麦哲伦听到岛上各种鸟儿都唱起歌来,组成一支清新悦耳的乐曲,他们在迎接朝阳。麦哲伦非常惊讶,岛上不乏毒蛇猛兽,而这些可爱的鸟儿却可以在这儿自由自在地生活。动物们在这个世界上原来是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的。

    船队在春天岛畔停泊了两天,他们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个小岛,继续他们的航程。

    几百年过去了,海上的交通日益发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春天岛也无法隐藏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了。人们不断地来到这里。因为岛太小了无法居住,人们来到只是掠夺岛上的财富。树木被砍光了,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被劫掠一空,地下能挖掘的东西也全被掘走。植被全部剥掉了,海上的暴雨把泥土冲刷干净,春天岛只剩下光秃秃的岩石,像一堆死寂的骷髅。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洲的一个大国在太平洋上进行核试验,春天岛受到强烈的核辐射,连岩石缝隙中的蜥蜴之类的小动物也被彻底消灭,海上的鸥鸟也不再来这儿停留。春天岛变成了一个死亡之岛。

    啊,但愿春天岛不要成为我们可爱的地球的缩影!

 

一九九五年八月九日,黄石

 

 

 

猴 捕

                                     黄瑞云

非洲猴子海岸有一列岧峣的山脉,面海一侧悬岩陡壁,背海一边万壑千峰,上面树木苍郁,山果琳琅,是猴子生活绝好的环境;有许多猴子群落,常年活跃在这儿的崇山峻岭青林绿树之间。正是这个原因,这里被称为猴子海岸。

这儿的猴子特别狡黠矫捷,被欧洲的马戏团看中,纷纷来捕捉猴子供他们戏耍。也有贪婪的猴脑嗜食者收买猴子杀以取食。大多数猴子先在马戏团“供职”,而后成为美食家的佳肴。如此出卖猴子便成为猴子海岸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捕捉猴子并非易事,无论用机械还是用猎枪都会使捕到的猴子受到伤害甚至丧命,而且即使如此也很难捕到。一位聪明的酋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驯养了两只强健的猴子,成为特殊的“猴捕”,让它们去捕捉自己的同类。由两位猴捕一次去抓一只猴子轻而易举。每抓回一只猴子,酋长就用它们最爱吃的食物奖赏它们,还让它们喝酒,给它们服兴奋剂,来刺激它们的积极性,使它们更加凶狠。没有猴捕越不过的高崖深涧,没有猴捕攀不上的绝壁险峰,也就不愁抓不到猴子。

猴子海岸酋长国生意兴隆,一船一船的猴子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年复一年。欧洲对猴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猴子海岸的猴子却逐年减少。终于最后几只猴子也抓完了。

两位猴捕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它们已无所事事。聪明的酋长动了心思,以十倍于其他猴子的高价把两名猴捕也卖了。当两只出色的猴子蹲在航船的笼子里,回望它们曾经逞够威风的青峰绿岭,它们悲哀地号叫着。航船很快的开走了,没有人知道它们后来的命运。

 

二○○四年九月六日

 

 

 

人和公驴

                                    黄瑞云

    最初,上帝在同一天创造了人和公驴。两种动物本来是平等的,并无高下的差别。由于上帝的一种兴趣,他在创造各种动物的泥里,加了不同的佐料。在创造人的泥里,他加了智慧和狠毒两种佐料,而在创造驴的泥里只加了驯服这一种佐料。这样,就在两种动物中种下了差别的因素。

    人建造了房子,过着较为舒适的生活,驴子却不会。

    人对驴子说:“住到我这儿来吧,我给你嚼干草。”

    驴子感激不尽。

    “不过,你得给我拉车,给我作为坐骑。”人说。

    驴子认为那是理所当然。

    “你不得偷懒,如果你敢发犟,我就抽你的皮。”人说。

    驴子认为那也不过分。

    驴子长大了,后来它无缘无故地烦闷,觉得似乎有某种需要。

    人发现了,说:“看来需要给你动点手术。”

    驴自然服从。如此人把驴子阉割了。驴子尽管很难受,但它还是相信,这肯定是非常必要的。

    他们非常协调地生活下去,年年月月。

    终于到了时候,人对驴说:“辛苦了,伙计!我得给你一个归宿。”

    驴洗耳恭听,欣然从命。

    他们驾了一部车子,人坐在车上,让驴子拖着,说:“去这一趟,你拖着我,回来时我再拖你。”

    这无疑是非常公平的。他们出发了,目的地是驴马的屠宰场。

人和驴子的第一出戏就这么结束。这种关系就成为后来他们世世代代相处的固定的模式。如此,既有智慧又狠毒的人就成为人,只有一味温驯地服从的驴子就成了畜牲。

 

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九日,黄石二医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