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百年前的武林规矩

(2020-08-04 05:03:46)
标签:

转载

 在那个看似草莽的江湖中,规矩是任何人都不可逾越的底线。


     中华无跪礼,跪模仿的是唐宋地席地而坐。本是膝盖向前地跪坐,不是下跪。


     “身上”是老辈人的概念。人,要成就人身。技法、功夫、境界,会凝在身上,不独武人,各行各业有各行各业的“身”。


     现今的人娇气,自我意识强,老派教法,做师父的不敢用了。师徒融洽,毁了的没有了,成材的少见了。


     以前的人不敢报师门,不像现在拿师门吓唬人。旧时代,“正宗传人”、“关门弟子”的话不敢说。


     师父要把徒弟闷住,小火炖汤一样,避免过早出新。一旦任己,去搞“我师我心,我求我意”,得到的往往不是自由,而是局限,盆景植物般早早定型,长不大了。


      师父在世,自己始终是徒弟,不能称师父。前人的活法谦虚,十分退让。


     老做派的师徒关系,是最直率的人际,没有客气的,瞅着不对就骂,徒弟犯浑,师父拿着烟袋抽。不过,打有其道理,打一下是给个肌肉刺激,更新原有的生理习惯,学艺会快。


     师父更多时候不是不教,而是看你是不是真练。


     好师父都是好徒弟的殉葬品。徒弟理解了,师父高兴,看他真做到了,高兴的下面有一份异样。徒弟出了功夫,觉得自己对了,看一眼师父,师父回一眼,心情都复杂。


     旧时代,为了保证传承的纯正,徒弟不成样,师父可以废了他的身份,发个“逐出师门”的帖子通知各派,帖子上写明不要接待他,不但是逐出一门,是全武行逐出。


     放徒弟行走江湖,九死一生,参拳也参人情。


     好多人拜在门下,是追随偶像,对自己其实没有成就的要求。徒弟们总来,三天不见师父,就心慌,热度这么高,却对练功没热情。


     所谓“表现出狂热的艺术冲动”,其实是学习的黄金时段没有老师调理,或是老师发现你品行不端,练成祸害大众,于是偷偷断了调理,让你一生狂态,难登高阶。老拳师授徒如此,老琴人老工匠都如此


      各行各业都有狂态之人,他自己控制不住,狂态是老师留在他身上的记号,供人识别──此人品性有问题,大家防范。


     武术以前都是秘传,师父犹如特务机构的上峰,指派任务只说一半,任务完成,报纸上出了新闻,下属才知道自己所做之事的目的。



[转载]百年前的武林规矩

濮阳孙氏拳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0

前一篇:按摩的要点
后一篇:浩然正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