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吾行版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笃敬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至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运河海而不遗,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鸟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人皆有不二之性,明察而尽之,浑厚之所至,则与天地而同参。
大哉,至诚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悠悠大哉。美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内厚则外集。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时未至,其默足以容。
唯天下至诚,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博博渊泉而时出之,博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悦。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陌,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赞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纯纯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精诚锐志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上天之载,无声无嗅,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