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标签:
云水随缘论语教育时评文化 |
分类: 读书摘要 |
【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简析】叔孙武叔是人名,子服景伯也是人名,都是鲁国的大夫。
子服景伯和子贡是同学。前面已经提到过他一次,也是来传话,说情况的。公伯寮向季孙氏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论语·宪问》(14·36))现在子服景伯听了叔孙武叔的这个话,就回来告诉子贡,说叔孙武叔在如何批评老师。
子贡是一个外交家,善于言辞,他没有说什么批评叔孙武叔的话,只是打了一个比喻,说是人的高度不行,就无法了解整体,达到了说叔孙武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目的。
列入门墙,就是拜老师,就是把你拉进墙内,成了自己的学生,典出在这里。
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上有“万仞宫墙”牌匾,原名仰圣门,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就将“数仞”改为“万仞”。明胡缵宗题写了“万仞宫墙”镶在仰圣门(阜城的正南门》上。清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又换上了自己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