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侍于君子有三愆

标签:
云水随缘论语教育时评文化 |
分类: 读书摘要 |
【译文】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是瞎子。”
前一段一直流行一个微信说的是,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许多劫难,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培养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靠的就是“言宜慢,心宜善”6字。
东汉时,王氏的祖辈王吉任昌邑王府五品中尉时从一个老人那里得到“言宜慢”3个字的秘笈。昌邑王刘贺荒淫无度喜怒无常,身边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在这样险恶的官场中,王吉当然会感到非常忧愁。但幸运的是,他凭借着这3个字,王吉居然渡过了一次次惊险,在官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被汉宣帝刘询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了朝廷重臣。这里的“言宜慢”就是孔子说的“侍于君子有三愆”。
从16·4到16·6三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交往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交朋友要结交那些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而不要结交那些逢迎谄媚、花言巧语的人,要用礼乐调节自己,多多地称道别人的好处,与君子交往要注意不急躁、不隐瞒等,这些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一篇:【学论语】君子有三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