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2016-03-15 16:55:15)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教育

时评

文化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原文】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简析】怎样才是“正直而不拘于小信”呢?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就是“贞而不谅”,也就是“正直而不拘于小信,如果管仲真的死了,就没有后来的齐国称霸了。真正的“君子贞而不谅”,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拘泥于小信,是自己内心的取舍。《论语·宪问》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大致意思是,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谅,诚实,守信,不作“宽恕”解。对于守信的人,在孔子心中也不过是一个一般的士人罢了。《论语·子路》(13·20(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大致意思是,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那是小人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总之,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也就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责备小的过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