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标签:
云水随缘论语教育时评文化 |
分类: 读书摘要 |
【原文】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简析】孔子认为,对于一个君子或者人才而言,不能用小事情去考验和在小事情上与他计较,因为君子或人才虽然在小事情上常常表现得不好或者糊涂,但是他自身所具有的才能、胸怀和品德却是足以担当大任的;而那些普通人或者平凡的人,他们虽然气量狭小或者能力不足,不能够承担重任,但是,他们却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相反,倒是在小事情方面可以经受考验。
那么,怎样才能观察和识别人呢?孔子说过的,那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5·10)》)”,也就是要从人的言行两方面进行观察和分辨。
“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是北宋名相吕端,他在事关个人利益的某些问题上确有“糊涂”之处。他对职务上的升迁不介意,虽多次被贬,但从不计较,并且对流言蜚语不记在心里。他为官40年,从不过问家事。至道元年,宋太宗想让吕端继相位,有的大臣就反对了,说吕端这个人办事糊涂,可是宋太宗说吕端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坚持任用吕端为宰相,后来,吕端果然能够胜任,并成为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