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标签:
云水随缘论语教育时评文化 |
分类: 读书摘要 |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简析】“从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说个远点“过而不改”的例子,《左传·襄公七年》故事,卫国的孙文子受国君委派到鲁国去访问,鲁襄公登一级台阶,孙文子也登一级台阶。鲁国叔孙穆子有礼地告诉孙文子说:“各国诸侯聚会时,即使卫君亲自到来,也得走在鲁君的后边,何况先生您,请先生稍慢一点。”孙文子没有说话,也没有悔改的神色。叔孙穆子退下去后告诉别人说:“孙文子必然会灭亡。作为臣子就应该走在国君的后面,而他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就是灭亡的根源。”
前一篇:【学论语】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