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小不忍则乱大谋

(2016-02-29 17:23:46)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文化

教育

时评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小不忍则乱大谋

  【原文】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简析】花言巧语就可能败坏人的德行。《论语·学而》(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大致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

对“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了两种解释: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对于忍细分有三个内容:一是,不忍忿,二是慈仁不忍,就是不能以义割恩,三是,吝惜钱财不忍。

 张公艺九世同堂的故事就是“忍耐、包容”创造和谐家庭的一个例子。张公艺家族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据史书记载,唐麟德二年,高宗封禅泰山,听说寿张(现在台前县孙口乡)张氏九世同居,就拐弯路过张家访问治家之道。当时当家人张公艺见皇帝询问,只是提笔书写“忍”字一百个,呈送高宗。高宗看到后十分感动,认为其做法难能可贵,随即赏赐张公艺绢帛一百匹。

忍的决断方面,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孔子在鲁国当司寇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杀少正卯,就是因为少正卯言没有道德修养,他讲话巧言可以乱德。对于这种事,孔子认为一定要处理,否则成为姑息养奸,也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说过忍忿的事情,《论语·颜渊》(12·21)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大致意思是,孔子说:“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