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季康子患盗

(2015-08-18 17:03:30)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国学

教育

文化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季康子患盗

  【原文】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简析】 这里看似是谈盗窃问题,其实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

这里讲一个《列子》里关于偷盗的故事。齐国一个姓国的是首富,宋国的一个姓向的极穷,(姓向的)从宋国到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姓国的告诉他说:“我善于盗窃。一年就自给,两年就自足,三年就大丰收,从此往后,施舍到的(大)有州(小)有弄巷。”姓向的大喜,知道了他做盗贼的话,却不知道他做盗贼的办法,于是穿墙破室,(只要是)眼睛看见的手所碰到的没有不偷的,没多久,(就)人脏并获被判罪,连他祖辈的财产都被没收了。
  姓向的认为姓国的在骗自己,就去埋怨他。姓国的说:“你是怎么做盗贼的?”姓向的就将自己偷盗的情况说了。姓国的说道:“哈哈!你偏离做盗贼的方法也太远了吧?现在我告诉你吧。我听说天有时,地有利,我偷盗天地的时利,云雨滋润,山川孕育万物,以使我的禾苗成长,生养我的庄稼,筑我的墙,建我的房屋;陆地上我盗禽兽,水里我盗得鱼鳖,没有一样不是盗得的啊。所有庄稼、土地树木、禽兽、鱼鳖都是天地所生,哪有是我所有的啊?但是我偷盗天的就没有祸殃;而金玉珍宝、谷物锦缎财物,是别人聚集的(财物),哪是天所拥有的啊?你偷盗那些东西被判罪,怎么能怨恨(我)呢?”

至于如何治盗,《列子》有他的观点。

“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史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郄雍也。”遂共盗而残之。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然取盗何方?”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且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于是用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

这段故事的大致意思是:晋国为盗窃太多而苦恼。有个叫郗雍的人能识别盗贼的模样,看人的眉目之间就能知道是否盗贼。晋侯让他相盗贼,没有一个差错。晋侯很高兴,告诉赵文子说:“我得一个能识别盗贼的人,全国的盗贼都没有了,哪里用得着那么多人啊”。史官说:“我君靠人偷偷观察识别盗贼,盗贼不会没有,而郗雍不得好死。”不久,盗贼聚在一起讨论说:“我们作盗窃的活路没有是因为郗雍这个人能看的清楚我们。”于是,盗贼商量着把郗雍杀害了。晋侯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惊,立刻召见赵文子说:“果然像先生说的那样,郗雍死了。那么,如何治理盗贼呢?”赵文子说:“有个谚语说:‘看见深渊里的鱼不吉祥,用心查找隐藏的人会遭殃。’况且,您想没有盗贼,不如举荐贤明有为之人任用他,使他教化上下民众。民众有羞耻之心,则就没有盗贼了。”于是,晋侯听懂了赵文子的意思,任用贤明的人,不久,盗贼跑到秦国去了。

说到盗贼,这里跑的有点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