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苟有过,人必知之

(2015-01-13 17:51:12)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教育

文化

苟有过人必知之

分类: 读书摘要
       【原文】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简析】这是孔子外交辞令的一个场面,为了自己祖国的尊严,孔子不惜改变自己以往诚信守礼的信念,在别人问自己的国君是否知礼的时候,“为尊者讳”,说假话,善意的假话,说“知礼”。
         这个故事大意是,有人问孔子,鲁国国君娶同姓女子为婚,是否知礼。孔子说知礼。有人说这是孔子偏袒自己的国君。孔子听到这句话,自嘲的说:“我真是幸运啊,我有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的”。
         由此可见,礼制规定在危害国家尊严的时候,孔子也是要变通的,不能自己讲自己的国君、长者的短处。这些短处由别人去说吧,自己不能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