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明博士叙事实践沙龙记事

(2014-01-17 11:10:29)
标签:

叙事沙龙

后现代心理

亲子关系

李明博士

中科院心理所

分类: 心走四方
 刚刚结束为期两天的抚顺市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种子教师专题培训活动,便匆匆赶到北京参加1月16日晚上18:30-21:30在中科院心理所和谐楼九楼大会议室里举行的中国后现代心理疗愈系列沙龙活动。
 
      这一期沙龙主题是叙事实践,由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明博士主讲。2011年1月10日曾听过李明老师对叙事疗法的诠释,但也许是那天的课程对象主要是来自舟曲灾区的中小学校长和心理老师的缘故当然当时自己的领悟能力也有限,所以当时真地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而这一次李明博士的倾情诠释及现场的沙龙互动,当真见识了叙事疗法的精髓及李明博士诙谐幽默智慧深入浅出解读问题的魅力。整个会场200人,座无虚席,掌声笑声不断,主持人彪哥还不时地在后现代疗法群里现场直播一些经典语句和图片,很是给力。
      仔细回味,还可想见昨晚沙龙的精彩。现将学习所得及群内朋友们的精彩分享辑录于此,学习备用。

    原本是说“叙事疗法”,但现在更喜欢叫“叙事实践”,因为一提到疗法,便有病患的概念,感觉不舒服,其实这个世界上,只要人活着,就都会有问题,所以更希望是个大众化的人们好接受的理念和提法。
    叙事实践的四种技术解读:
    1、外化技术:(我理解的就是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
       “标准的、美好的、正确的、健康的模式将成为我们的枷锁。”这是李明博士开场时讲到的一句颇经典而引人深思的语句。有时候我们都是拿自己和那个模式进行比较,然后觉得自己的生活、事业、人际关系等问题重重。后现代思维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进行修正和完善。所以,在叙事过程中,我们要尝试着引导当事人将困扰纠结于心的东西外化出来,看到问题所在,找到成长突破口。
     把握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所以我们谈话的内容不应该是人,而是这个人所遇到的问题。
   2、改写技术:我们要改写的是故事的解释和意义。
    以一个被诊断为品行障碍的小孩子转变的早年案例解读:
    为了不让妈妈被爸爸打到,也为了自己上学不迟到,孩子举起东西打碎了家里的玻璃窗。爸爸妈妈蜂拥而上要打孩子,认为孩子品行问题。实际上在叙事过程中了解到孩子打碎玻璃的真正初衷,妈妈当时嚎啕大哭……

叙事治疗技术与亲子对话艺术。
李明博士讲了一个被认为是自闭,不爱说话的孩子的案例。
孩子画了一幅画,六条腿穿溜冰鞋小狗,你知道这幅画孩子的解读是什么吗?
看看答案和你想的一样吗?
咨询师问,小狗为什么六条腿呢?
孩子说,小狗多了两条腿,可以跑得更快。
咨询师问,为什么要穿溜冰鞋呢?
孩子说,这样可以跑更快。
咨询师问,为什么要跑更快呢?
孩子说,这样喝醉酒的爸爸就打不着小狗了。
然后孩子讲了40分钟醉酒爸爸打小狗的故事。
案例收获:多问为什么,少说是什么。

 

叙事中,孩子说出了家的故事……
    所以,在这里李明博士特别提到“孩子所以不愿意跟家长讲,是因为家长不给孩子们讲话的机会。家长们常常是自以为是地断定孩子们故事的结果。魔鬼常常在故事的细节中。”

 

 3、见证技术:衣锦还乡的心理学原理
    一个人的成长与改变,是需要一些外力因素见证和促进的。“你妈妈若是知道你这么想,会怎么看?”“除了妈妈,还有谁了解你这些想法?”“你觉得这样做了,老师会怎么看?”……
    此处李明老师讲了一个恐鸡症患者的故事。

4、信件技术:

 

       一旦问题有形,具象了,问题就好一半了。信件可以留下来,以待后用。也可以模拟小东西回信,其实就是自我心理梳理、具象表达的一个过程。时间关系,李明博士对此项技术解读得很少,一语带过了,不过很好理解。

第二个环节:现场叙事对话
    一位觉得自己儿子不够优秀的母亲走上前台,与李明博士较为深入地对话演示。期待儿子优秀的母亲,本来优秀的孩子,如今因为上小学后,变得有点怯弱,不像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那个案例确实复杂,但是李明老师的处理非常巧妙,看似打破规则,其实是尊重规则。非常有启发。


第三个环节:现场互动

李明博士精彩语录:


  1、没有智慧的慈悲是没有方向的,没有慈悲的智慧是非常伤人的。
  2、什么叫伟大的人格?不管多么小的事情,都会牵动他的身心,但不管多么大的事情,都能在他的身心中得到平复。
  3、学校的课程教育,只走一条成“才”的路,家庭教育才是满足成“人”的路。
  4、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更多去满足神话原型,而母亲满足的是大地原型。一个好母亲抵得过20个名校校长,因为除了教孩子,还要教父亲    
  5、你安心吗?让我想起了王阳明的“致良知”,“心即是理”!让我们放下条件,放下诉求,放下身段,放下判断,在良知本然深处,与孩子自在、平和、亲切对话!孩子自然就明白了,开启了,激活了,成长了!
  6、用心对话,而非头脑;用心体验,而非思考;身心安在,自然沟通。
  7、做父母要勿忘初心!
    整个叙事实践沙龙活动在轻松、幽默、严谨而开心的氛围中展开,此刻回想还余味无穷。会场里遇见博士班几位同道,还有大学本科同宿舍的亲爱的小白同学,活动后聊到很晚,开心已不必说。

 

http://cn.qzs.qq.com/ac/b.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