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故去,何以走出悲伤?——一例居丧干预案例解读
(2013-06-15 13:46:58)
标签:
居丧干预生命教育青爱小屋白云阁心理案例 |
分类: 危机干预 |
心理辅导课上,同学们正用心分享着经典心理游戏“生命中的五样”中各自的抉择,一位靠窗位置、左臂戴“孝”、凝视自己的选择而悄悄流泪的男生大勇引起了我的注意——轻轻地来到大勇身边,纸片上赫然留着自己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责任”二字。悄悄询问大勇是否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下自己的选择?大勇摇头,希望课后能与我单独交流下,说着时,眼中难掩悲伤与渴望。
次日下午三点,大勇如约来到心理辅导中心,脸上带着颇有些勉强的笑意。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高二男生,班长,一个月前父亲因心脏癌病逝,还一直深陷在丧父之痛中。我们的交谈从其心理课上的抉择开始……
“可能是因为特殊的经历吧,父亲的突然离去,让我对生命有了重新的思考,突然觉得“责任”对于我来说,无与伦比。一个月前,爸爸永远离开了。爸爸的突然离去,让我至今还觉得晃如梦中,也至今无法恢复元气。爸爸是心脏癌症去世的,从确诊到离开也只有40天的时间。确诊后就去省陆军总院手术了,手术效果不佳,最后是并发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大勇停顿了一下,是在缓冲下自己的情绪情感吧,示意大勇慢慢来,不要急,大勇会意。
“家人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居然一直没有告诉我父亲患病实情,我也一直未太在意,平时父亲身体很好,连感冒的时候都很少有的,怎么可能会得如此暴病呢?直到临终,妈妈从家中给父亲拿去装老衣服时,我才……”
大勇在极力控制情绪,但眼泪还是扑簌簌地流落下来。递过纸巾,大勇的嘴有些抖动,能感受到他心中的痛。
“犹如晴天霹雳,本来生病发烧的我,病情突然发作,体温达39.5摄氏度,痛哭之后几近休克……从没想过父亲会那么快离开我们……我从小就是个‘好孩子’,高中前从未有过不及格的历史,但这次期末物理学科未及格,怕爸妈伤心,自己假期里便开始猛补功课……后悔当初没能多陪父亲聊聊,后悔自己未能在病床前尽到儿子的孝心……”大勇终于哭了出来。
“一个月了,父亲离开时的镜头还在眼前,48岁,父亲离开时没能闭上眼睛,是放心不下我和妈妈吧。他是带着遗憾走的,遭遇了儿子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不及格、没等儿子过18岁生日、没等听到儿子升入重点大学的喜讯、更没能与他心爱的老婆白头偕老……”
哀伤、思念、遗憾……大勇积聚已久的情绪,随着诉说自然地流淌出来。递上一杯清茶,希望大勇能感受到一份特别的理解与关爱。
“妈妈心脏不好,这段时间瘦了一大圈,妈妈说每天在单位里忙于工作,一直在回避同事,不愿提及父亲去世的事,心理承受不了,回到家里也很少跟我提起父亲。其实我知道妈妈心理难受,有时见她在屋里偷偷地抹眼泪。但是每一次我一出现她便立马强颜欢笑,可能是怕我难受、担心她吧。我很难过,也很后悔,但是我不能哭泣,尤其是不能在妈妈面前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除了父亲离开当天,实在无法承受而在妈妈面前痛哭失声外,至今还没有过在妈妈面前流泪的情形。我每天忙于学习,试图以忙碌冲淡悲伤。父亲离开了,我必须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保护好妈妈,不能让妈妈太难过,更不能让妈妈为儿子的学习担心……然而,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容易。越想忘记越会想起,越想逃避越会面对。常念起与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常常在梦中与父亲相见,醒来却是深深的痛和偷偷的哭泣。现在上课时也常无缘无故地烦躁不安,有时干脆趴桌睡觉,有时心猿意马。实在不能集中注意力,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自己的学业,也很担心妈妈的健康,不知道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静静聆听着大勇的诉说,也在用心感受着大勇丧父之痛,在这样的时刻,陪伴、倾听、尊重,当是对失亲者最好的支持!
“不好意思,老师费心了,原本并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内心的痛,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走过来的,担当地一个男子汉的责任,保护好妈妈,也照顾好自己。但是这段路确实太漫长了。昨天心理课堂上在做选择的时候,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好想跑出去大哭一场,可是我不能,谢谢老师能够关注到我!”
大勇在真情表达着,我的内心一样的“风起云涌”,无法抑制地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大学毕业后第二年父亲离世,母亲为不影响我教学工作而决定不告诉我实情害得我不时夜里哭醒或是梦中以各样方式为父亲送终,丧父之痛困扰我很长一段时间直接后来主动接受过哀伤辅导后才算放下。没有特别掩饰自己的内心,跟大勇简单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同时对大勇的丧父之痛及男子汉的担当之心表示理解与敬佩。
也许是因为感同身受,因为有过相似的经历,因为有过特别的思考和应对经验吧,我和大勇的交流非常顺利、贴心、深入。
30分钟,大勇的情绪渐渐地平静下来了。交流中大勇了解到,这一个月来自己所经历的痛苦、悲伤、内疚、梦中哭醒、焦虑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等体验及其母亲埋头工作回避同事不愿接受爸爸去世事实的种种表现,都是人在丧亲后常见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过度压抑内心感受、回避丧亲事实并不利于自己及母亲的心理康复。愿在老师引导和帮助下,真正走出丧亲之痛,与妈妈一起重建心理平衡,开始新的生活!
为协助大勇梳理情绪,表达心意,特地为大勇准备了图画纸及彩笔。十分钟后,图画纸上,大勇凝神静气地画了三幅画:(过去:童年记忆)沙滩上,一家三口海边快乐游玩,笑声犹在;(现在:共度难关)父亲遗像旁,母子默哀祈福,心手相牵;(未来:天伦之乐)公园里,自己一家三口与妈妈牵手漫步,其乐融融。整幅画面的右上角,大勇颇郑重地写下了“责任”两个大字,而后脸上浮现出了自信而坚定的笑容。
看着大勇的画作,深知真正走出丧亲之痛,大勇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令人欣慰的是大勇已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内在的动力。与大勇握手,于无声处传递最深切的力量与信心,一切尽在不言中。
突然想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诗句,珍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人生会少许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