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竹
青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78
  • 关注人气:4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读书者,进得去,出得来——读过《挪威的森林》有感

(2012-01-23 20:59:34)
标签:

村上春树

自杀

读书

高中生

生命教育

杂谈

分类: 心情日记

    闲来无事,找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一气读完,倒真是想了解下为什么一些孩子看过此书后感慨人生、思忖活着到底为啥、想辍学甚至轻生等的念头。第一次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其文笔之细腻真如评论所言,但读过作品内心之压抑也实实在在。对于已有足够人生阅历思考的我来说,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应该可以有比较充分的理解了,但是对于那些未经世事的中学生来说,确实灰色了一些。尤其是一个接一个年轻生命的自杀离去,对读者们的触动是不可小觑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对人生即孤独、无奈的解读方式,也着实让人的心发堵。如果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品读作品、感悟人生的话,便很容易让孩子们的人生观受到冲击。

    想起前些日子曾经遇见过的一个成绩非常优秀、性格有些内向、突然间想辍学在家的高二男孩。男孩是在班主任的引荐下过来接受心理辅导的,以为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交流中才知道原来近期男孩读了村上春树的诸多作品,作品中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越读书越难过,越走近村上春树越觉得活着的虚无,就这样给自己戴上了一副灰色的眼镜,看什么都仿佛看到了“根本”,人生不过如此,努力学习又有何用呢?活着又有何意义呢?这种感觉越来越越来越强烈,却无法跟任何人沟通,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唯有儿子的学习和成绩,是永远也不肯谈人生、谈生死的,如白板的心灵底色上,由作者任意地勾画着图画,进得了作品,却不知如何从作品中走出来了,于是……

    那时并未读过村上春树的作品,对村上春树的了解当然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无法给出很具体的说法,但就如何看待文艺作品与现实人生的关系,与男孩进行了必要的交流,当然,以辩证的、积极乐观的心态看人生的基本态度,也与男孩进行了必要的沟通。善读书者,是一定要进得去,也能出得来的,做到游刃有余还需要人生的历练,但读过书后多与人交流,尤其是与有一定人生阅历的长者或老师交流,避免自己陷入误区,是非常必要的!

    那一日的沟通,应该是比较有效果的,男孩又重新回到了教室。但接二连三地遇到类似的学生案例时,我便决定一定要亲自买来了几本村上春树的作品读了。今天还只是刚刚仔细品读作品,感触还是蛮深的,但所捕捉到的可能还只是皮毛的东西,只待慢慢读着、感受着,而后再来分享了

     只是想特别提醒孩子们,读书是好事,但找到更适合自己心智成长的书来读是一种心灵的滋养。读过的书,村上春树哦作品不错,但一定要能潇洒地读得进去,而后还能真正地走得出来,做到这点,一要看自身的修炼,二要学会与人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