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angmeimei.blog.sohu.com/133347084.html 原文地址
国庆中秋佳节是婚礼云集的时候。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是人们憧憬甜蜜爱情的时候,也是未婚人们思考自己是否需要婚姻的时候,还是婚姻中人们思考自己为什么要留在围城中的时候。
为华丽的场面?为肃穆的教堂?为还父母之愿?为园鸳鸯之梦?为自己找一个人生的归宿?
这一切都是人在动物具有的成熟、发泄欲望、生育后代等本能基础上增加的人类社会的文明色彩。很多动物能在生下幼崽后,精心抚养直到后代独立生活,才毫不留情的将它们送到自然中去,而后自己默默度过余生。人类的大脑在动物界空前发达,诞生了很多思想,创造了很多文化,为自己和后代营造了与动物界不同的精神生活世界。爱情和婚姻就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璀璨的部分之一,她把人的冲动、本能与精神生活结合,产生了文学与艺术,产生了幻想与创造,这可以说是人们一生中级别最高的能量,是仅次于信仰的动力源。
在生产资料有余的封建社会,作为社会稳定的最小单位,家庭继承了奴隶社会的传统,是一个人性成熟后的终身生活场所,并在其中承担着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与其在社会中的责任息息相关。性本能原则上是在家庭中得到满足。宏观看,这种家庭形式,解决了生育、性本能满足、生活照顾等人生问题,微观看却忽略了很多人类个性的满足,尤其是女性的各种权利,酝酿了人们在新时代的性解放运动。
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最大的不合理之处是没有尊重每个人的人生选择权利,包括性权利。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改革着封建式的婚姻家庭观念,当代的人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恋爱伙伴,自由的建立家庭,自由的享受独立的家庭生活(不再必须和长辈生活在一起),自由的解除不理想的婚姻,自由的决定孩子的养育归属,自由的选择性伙伴……
解决了旧时代的压抑,那么新时代的问题是什么?十几年的青少年性教育工作让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情商的低下影响了智商的发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爱情的理解就是性本能的吸引和发泄;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对婚姻缺乏信心;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对家庭缺乏耐心;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产生担心……。越来越多的人在一个人安静时缺乏归属感、安全感!
有人说:婚姻是为生子,不要孩子就不必结婚!有人说:婚姻是为享受爱情,没有了爱情就可以分开!有人说:男女在一起就是要快乐,婚姻没必要,同居最合理!有人说:人生苦短,干嘛不尽情享乐!
现代社会最大的进步是每个人都可以最大程度的追求自己快乐,把自己的牺牲、痛苦减少到最小!但人们可能忽略了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生活,私生活的快乐是个人健康快乐的重要根基。你的快乐有人分享,你的忧愁有人排解,你的困难有人帮忙!就像左手和右手,你的喜怒哀乐他知道,你的需要就是他的付出。人一辈子身后需要这样一个依靠,内心才有安全感,进入社会才无往而不胜!这样的人靠发小?靠一夜情?靠一时的生理满足?靠阶段的共鸣?显然都不是!靠的是耕耘,是体验人生五味!是:由理智+爱情而走入的婚姻,由智慧+耐力=责任+爱情经营的家庭!中国自古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是: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它实际是一个人成熟的过程,修身成功才可能经营好一个家,家庭和美才有力量在社会中成为成功者!
因此,我想中国几千年的积淀的婚姻价值观,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里恐怕还是有精华可以借鉴的,全部打碎重新摸索,那样的代价会很高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