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yzc.com/upload/News/200911/20091127100415149652.jpg我不是事(zt)" />
李咏说“事”:太太女儿是大事 自己不是个事
李咏的主持风格和行事原则属典型的“不按常理出牌”。这回出书,仍秉持这一“特色”。书名《咏远有李》就很轴,还有就是不同于以往央视名嘴出书重在谈成长悟人生的路子,李咏把重点放在了儿女情长的家庭生活上。
书中,他用很多笔墨追忆了与太太哈文相恋相爱相守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情深意长地描摹了对女儿至情至性的爱。这一切皆源于他的处“事”态度:生活是大事儿,自己不是事儿,工作那点事。无论说什么事,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有话不好好说”,那叫一个拽。越发印证:李咏说“事”,咏远有李。
致女儿:我的公主,我是仆人
Q:太太和女儿应该是《咏远有李》的第一读者吧,她们作何评价?
L:还行,大多数有关她们的内容都能忍受。
Q:看来还比较真实?
L:都是真的,所谓的文学性的描述不是太多,都是大实话大白话。
Q:你要是太咬文嚼字了,大家看了反而不习惯。
L:我也咬,有一点点咬(笑)。
Q:你这本书在宣传上有一句口号,叫超“白”赶“崔”。有什么“砝码”吗?
L:我没奢望过超谁赶谁,市场有市场的规律,我写这本书,只当作是一份留给自己的礼物。
Q:你说这本书是送给自己四十岁的礼物,四十岁于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吗?
L:说它重要并非“四十不惑”,而是觉得四十岁不光是我的,还是我家庭的、我女儿的。女儿现在懂事了,常常跟我辩论,且辩论得很兴奋了。
Q:随着女儿的成长,爸爸的威信有所降低吗?
L:没有,反而提高了,我很欣慰女儿越来越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她有她的道理,她有她的人生角度。
Q:和女儿沟通的话题会涉及到你的工作吗?
L:有,她会很认真跟我探讨工作。有一次,她很严肃的跟我说,你以后少请点女嘉宾好不好?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样容易搞外遇。听得我和她妈妈哑然。
我把这归纳于一种幼稚的成熟,现在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的信息很多,他们偶尔会问出一些成人化的问题,很正常。对此,我没把她当成一个孩子看待,敷衍她的问题,而会认真地跟她讨论。比如,上面的问题,我就叫女儿把她妈妈叫来,让她问妈妈认不认可她的说法?这时,我太太会很耐心地对女儿说:爸爸不会,爸爸是很爱我们的。女儿因此也获得了一个很正面的答案。
Q:对女儿有什么特别的期许?
L:我对她没太高要求,就六个字:健康、阳光、快乐。别人都说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我生怕我女儿“赢在起跑线上”。我的理念是让女儿尽量多地学东西,喜欢不喜欢都必须了解,必须试一试。钢琴、美术、英文、芭蕾,游泳,花样滑冰。她现在已经学会了一些技能,我不指望她将来靠这些技能吃饭,但可以提高自身修为。
Q:哈文说你宠女儿宠得厉害,关于女儿的教育你们有分歧吗?
L:在这点上,我和哈文高度一致。和孩子交流,一定要说通说透,别说得似懂非懂,增加执行难度。今天说不清楚,咱宁可不睡觉。
Q:看来你们家民主集中制实行得比较好。
L:我们家没有民主,只有集权。
Q:集权者不是你?
L:当然不是我,我在家里排老三。在我心目当中,女儿排在第一。但在家里,拿大主意的还是我太太。
Q:如何形容女儿在你心中的位置?
L: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对她是看不够,想不够,疼不够,爱不够。她身上的味儿啊,比什么香水都好闻,都亲切。对我来说,从她在妈妈肚子里落脚,慢慢长大,到出生,成为我的亲人,这个过程,仿佛与我和她妈妈从相识相知到执手偕老,如出一辙,没有任何改变。我心里只有深深的幸福,深深的感恩。
赠太太:我是瓢来,你是勺
Q:你在家里心甘情愿当老末?
L:你要去爱一个人、信任一个人,就要毫无隐瞒、坦诚地面对一个人。只有她,才是最诚心诚意关心你的人。
Q:你们的爱情产生在大学校园,通常校园爱情在现实面前很脆弱。但你们到现在还“如胶似漆”,实属难得。
L:难得吗?我觉得主要在于双方用心不用心,是否有责任心。这点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但做好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Q:爱情的热度总会降温的,当生活慢慢归于波澜不惊时,如何“保鲜”爱情?
L:我的体会是爱情的双方就如炒瓢和炒勺的关系,它们是一个最佳组合,要想炒出美妙的菜,必须互不相离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但,在炒菜的过程中,一定会有碰撞,发出叮邦的声音,所谓锅碗瓢盆交响曲。由此引伸到我们的家庭生活当中来,也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Q:你跟太太各自担当什么角色?
L:我是瓢,她是勺。生活当中我们都在寻找这样一个角色,只要定位准确了,一切都顺理成章。
Q:你甘愿做“瓢”,没想过互换一下角色?
L:特长是特长,爱好是爱好。
Q:你一直不避讳说“怕老婆”?
L:结婚17年,我对哈文是越来越怕。我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劈头士”——劈头盖脸谩骂的人士。她的经典句式是:“你若是我儿子,我一天不知要打你多少顿!”她一“劈头士”,我马上噤若寒蝉,绝不顶嘴。因为我觉得男人向自己心爱的女人认错是一种美德。我还给自己的美德想了个寓意深远的说法:成熟的稻子总弯腰,我弯腰,因为我成熟。
Q:人家把老婆都比喻为各种美丽的鲜花,你却把哈文比喻为“塑料花”?
L:因为塑料花,很普通,但永不凋谢,摆哪儿是哪儿。科学家深入分析人类荷尔蒙,得出一个令人失望的定律:所谓“爱情”,保鲜期不超过36个月。或许不少人都亲自验证了这一说法。但是对我来讲,爱情是无限期的,就像塑料花的花期一样永恒。
Q:名人都很看重自己的隐私,你不介意将这些召之于众?
L:所以我不是名人,我只是一个公众人物,一个大众的广播员。如果别人那么叫的话,自己就不要把自己当什么了。
我只是希望大家看看屏幕之外的我,我也和大家一样,也有平常生活里的欢乐和烦恼,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互相体会一下。不管做哪一行,都有情绪,也可以借此宣泄宣泄。CCTV既然是舞台,舞台上就有会角色,所以我就想在私下的生活里更真实一点。每天都“装”是很压抑的。
给自己:不是什么名人,就是一人名
Q:你不适合在既定的“舞台”上去跳舞。
L:有时候,在哪儿跳舞我说了不算;怎么跳舞?跳什么舞种?我说了也不算。
Q:你最擅长跳什么舞?
L:自己的舞,独舞,而且哪怕时给我一个既定的舞种,我也会编几个自己的动作和姿势……为此,经常惹恼一些长官,但是没办法,我就是这个状态。
Q:惹恼了长官怎么办?
爱怎么办怎么办。
Q:你是什么血型?
L:A型。说好听点是卓越型人才;不好听的就是较劲、倔、认死理、钻牛角尖锐,事无巨细。
Q:这样的特性很适合做“潜伏”工作。
L:不行,我容易暴露,一着急就暴露了(笑)。
Q:生活中你不是一个很会“公关”的人?
L:我是一宅男,我可以一个月不出家门,我很满足于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这回出书也是想告诉大家,我不是电视里的那个人。不是什么“名人”,就是一人名。
我极其不擅长和长官打交道,我和同行之间的沟通也不大多。所以我通常是自己和自己较劲,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好在我有很好的团队。
Q:你在观众面前很有“亲和力”,为什么不擅长跟长官应酬?
L:个性使然。我现在更有借口了:“我都四十的人了,不比年轻的时候了,要在家里陪陪孩子”。这就是我,所以有时候招待见,有时候不招待见。
Q:如此,生活中你很低调嘛?
L:我高调过吗?(感觉上很高调?)那我要告诉你,我生活中一点都不高调。
Q:那就是被塑造成高调了?
L:那我只能极力去解释:我不高调。别人怎么去曲解,那是人家的自由。
Q:包括八卦和偷拍吗?
L:只要不做亏心事,爱拍就拍呗。我又没光着身子站在你面前让你拍,一切都是光明正大的,我要活得无拘无束。
Q:关于你的身价一直都是个很咋舌的数字,你觉得准确吗?
L:我不知道他们的评估体系,但是我尊重他们为此付出的劳动。对我来讲,所谓的身价无法兑现,所以一切都是空的。我曾对媒体说:你拿50元来,我就和你换!
我更看重的是观众的认可,观众对我认可的价值才是我真正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