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许多年前还满是书生气的时候,每每看到街头烧纸祭奠先人的情形,心中都有一种不齿的念头,以为人们其实完全可以不必这样火光冲天地向先人表达哀思,言外之意,觉得这是很迷信的做法。清晰记得刚来到这个城市时,一次不经意的话,被一老教师回个正着——你们年轻人还不懂!是啊,那个时候确实不理解,因为从未体会过也还没想过失去亲人,每逢佳节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将何以表达那一份特别的情感!无法体会,自然不知道怎样的表达才最人性、最符合天性!
直到亲人相继离去,才知道,那份痛如何表达都不过分,只要不伤害到他人的利益!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的做法甚至连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却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平复这一颗疲惫的心。也是这时候才明白,即便亲人已不在世间,但却永远不会从自己的内心里离去。于是与亲人表达情感的通道不可以也不可能彻底关闭……
几年前心理课堂上,跟孩子们探讨情绪处理方式时,有同学提出“定期给天堂里的亲人们打个电话”的方法,引来无数孩子落泪,台上的我也为孩子那份情感的表达方式而动容;无数次危机干预时,协助失去亲人的孩子角色扮演着,向逝去的亲人表达哀伤、思念、表达心愿,而后重新出发;无数次,在自己感到孤独、情绪郁积、内心纠结无以通达的时候,执笔给天堂里的父母写上只言片语而后唤醒内心的那份爱与力量;清明时节路上行人匆匆踏着纷纷春雨扫墓祭奠……一切的一切,都是诠释着亲情之间永远不可割舍的情缘!这时候也更懂得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性魅力!
又是清明,不能亲身回去老家为逝去的父母、姐姐扫墓祭奠,总是很遗憾的事情,但会依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陪伴父母及姐姐的在天之灵度过一段特别时光的。轻轻地掀开特别的日记本,静静地写下心里想说的话,今夜,期待在梦中与亲人相拥……
爱在心中滋生,情感在泪语中流淌。无论亲人在哪里,这份爱都会永远地传承……
一束鲜花、一段文字、一曲《假如爱有天意》凄婉的音乐……在这静谧的月夜,怎能不思念如水、泪流满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