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都江堰高考学子做心理援助的日子

(2008-06-20 14:40:43)
标签:

都江堰

心理援助

11心联行动

爱心传递

教育

分类: 心理电影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强地震,让人类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

与无奈。顷刻间数万同胞命丧黄泉,顷刻间千百万同胞家园损毁,顷刻间全球华夏儿女的心为之巨痛!

    同为华夏儿女,我不知道何以表达出对四川同胞们的关爱之情,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有机会亲临现场去奉献

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机会到来之前,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关注灾区同胞的受灾实

况,关注灾后救援工作及家园重建工作的进程,积累学习灾后心理援助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时刻准备着,

在灾区同胞需要的时候,奔赴一线,与灾区同胞们心手相牵,为灾区人民的心灵和家园重建,尽献一份力量!

    5月23日,抚顺二中心理社团向全校同学发出了“让爱照耀心灵——向四川受难孩子捐赠幸福礼物”的倡

议书。倡议书一发出,我们便很快收到饱含真情和祝福的幸福信件七百多封,收到载满祝福和希望的幸运星、

千纸鹤上万只,以及励志书籍、影音光盘、毛绒玩具等几十份礼品。许多班主任老师、语文教师也纷纷加入到

活动中来,亲自指导同学写作幸福信件、编制幸运星、千纸鹤等,以表达自己对灾区同胞们的一份爱心和支

持!爱心在这一刻开始传递!

    5月27日,身为青艾工程全国第一家青艾小屋负责人的我接到了青艾工程“1+1心联行动”组(是由中华慈

善总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发起,由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执行的灾后青少年心理援

助联合公益行动的简称。旨在为灾区青少年提供灾后心理援助服务)的邀请,代表抚顺市教育局亲赴四川灾区

执行心理援助任务。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心也早已飞向了四川同胞的身边!

    “1+1”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项目行动组第一支团队主要由来自中科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师范大学

及教育一线专家组成。本次赴川心理援助主要任务,就是在温江对来自都江堰地区共七所高中高三3594名学生

和329名毕业班教师提供灾后考前的心理援助。

    5月31日,行动组第一批团队在经过两天的集训后,顺利抵达四川温江。当晚便开始与都江堰教育局相关领导

进行交流磋商,6月1日又亲赴都江堰灾区现场,了解广大师生家园毁损情况及其背后的故事。在此基础上,6月

1日晚与来自七所高中的20多位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代表进行座谈,同时进行简单的专业问卷调查,以更好地

了解师生们的实际心理现状和需求,拟订出了心理援助实施方案。1+1心联行动组6月2日早正式入驻成都农业科学技术学院,开始了比较系统的心理援助工作。

   在本次心理援助活动中,我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为同学们进行团体心理训练,对有特别需要的同学提供个别的

心理辅导。十天期间,共进入四所学校8个教学班400多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训练,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及面对面

交流等方式,与10余位教师、13名同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个体交流。

    说句实在话,无论之前我们作了怎样的心理和专业准备,当我们走进废墟,走近老师和同学们,倾听他们

人生遭遇和内心苦衷的时候,我还是深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时慎重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非常慎

重。每接待一个老师或同学,每准备一次心理辅导课,我都要重新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摆正自己的位置。我

们不是拯救者,但作为心理教育专业人员,面对着困惑着痛苦中老师和同学的时候,除了必要的陪伴、倾听、

关注之外,我们还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疏通。时间紧、任务重,由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个人经历不同、情绪调

节能力有异、社会支持资源也不尽相同,所以如何有效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如何有效地上好每一节团

体训练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原本是个非常自信的人,但在如此的大灾大难面前,面对着如此特

殊情境下的老师和同学们,我还是觉出了自身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的限制!

    幸好,我们有一支专业互补、配合默契、团结严谨的工作团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相互督导、相互支

持,保证了全程心理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让我们自身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历练和成长!

    因为我们的心理辅导课程及个体心理援助工作主要是在下午和晚上进行,所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十天中,

我们还先后走访了都江堰市区、什邡湔氐镇下院村向前助学站、绵竹灾区、成都儿童医院、成都电子高专灾区

学生安置点等地区,与受灾的百姓和儿童亲切交流,赠送礼物。真正地走进灾区,真正地接触灾区的百姓和孩

子后,我觉得自身有了很大的成长,不只是专业技能的成长,更重要的是,灾区同胞们用他们坚强的意志品

质、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实际的行动,为我上了一堂最精彩的生命教育课。

 

    灾后心灵重建的工程其实才刚刚开始,如何探索到更合适更有效的心理援助途径,是需要政府、专家和社

会各界爱心人士们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事业。用白岩松先生的话说,从废墟中寻找生命迹象的时候,我们是

不抛弃不放弃,那么在灾后心灵重建的历程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记”!心灵重建是个长期的工程,

也许三年、五年,也许十年、二十年,只要我们不忘记,只要我们肯于投入我们的爱心和智慧,就可能避免许

多悲剧故事的发生!

   6月9日,我们结束第一期的心理援助任务返程。车离温江时,心中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连日来绷紧的神经

终于可以得到暂时的放松了。这样说并非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够自信,而是灾后考前孩子们心理的创伤和波动

确实是我们难以感同身受的。这样的工作确实需要心理工作者们自身良好的定力!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团队

支持,正向引导,激发孩子们内在的能量,这是多日来自身最切实的感受,及有效开展心理援助工作最基本的

原则!十日来与近四百名高三学子畅谈交流过程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总体感觉不辱使命,也算心安了!偶有

波澜,冰冻三尺亦非一日之寒,早些发现问题,也不算坏事,这样看问题可能更客观一些!
    下午两点整,飞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的那一刻,本已轻松许多的心,突然又纠结了起来,仍然是为都江

堰近四千名正紧张备考的师生们。从管理者的角度看,那里确实一切太平,可是真正接触时,才可倾听到那么

多心灵的呼声,我们在时,老师和同学们可以随时找到人倾诉、疏导,虽不能帮助他们重建物质的家园,也不

可能帮助每一个老师和同学,但至少有我们的倾听、理解、关爱,甚至一个轻轻的拥抱,却可以传达出内心那

一份最坚实的爱和力量,却可以激发出倾诉者内心对生命、对家乡的极大的爱和强烈的使命感,而后转化为最

实际的行动!读着孩子们真情写来的信件,回想着孩子们发来的一条条发自肺腑的短信,眼泪不自觉地滑落脸

庞……离开后,孩子们能否在最需要的时候,找到合适的疏导通道呢?

 

    如何探索出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工作的长效透明机制,其实是我们所有组织者、参与者需要用心总结、认

真研究的任务。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我们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需要在新闻媒体的支持下,让更多

的爱心人士能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项目的深入开展和顺利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只有这样,我们

才可能选派出更优秀的专业团队,提供最专业的服务,为孩子们做出最实际的工作来,我们的项目也才可能取

得最初预想的效果。

    而于我个人,能够在有生之年,在大灾大难面前,勇敢地走出去,为同胞们尽献自己的爱心,一生无悔! 

在此,要衷心感谢“1+1心联行动组”所有战友们,感谢“1+1心联行动”组织者,感谢抚顺市教育局、抚顺民

革市委领导,感谢抚顺二中的所有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感谢所有走过我心理

援助课堂的四川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你们的支持、信任和关爱,让我有机会走进四川,传递爱心!我将带着所

有的爱和信任,回到抚顺,回到孩子们中间,让爱心在这里永远地传承!

      本文作者为抚顺二中心理咨询师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