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观看阿果和杨凤迟老师共同主持的《心理访谈》节目《守望生命》,颇有感触。片中的求助者是一位长期守望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劝说、救助那些想跳江自杀者的爱心志愿者苏先生。几年来,苏先生曾先后救助了许多颗脆弱的生命,也颇受新闻媒体的关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先生的内心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在苏先生与两位老师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晰地感受到,苏先生心中更在意的并不是已经挽救了多少颗鲜活的生命,相反时时不能忘却的却是那些曾经得到过苏先生的帮助,却又在苏先生的视野范围内绝望跳江的生命。每一次“失败”的救助,每一颗生命的陨落,都会在苏先生的内心中留下深深的遗憾,但很遗憾,之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心理危机干预专业训练而只凭内心的善良,一直坚守在大桥上的苏先生,从未接受过心理专家们的督导,想来都有些后怕的!如果一味这样走下去的话,一个很可能的结局,是当苏先生无法划清自己的专业界限,无法了解自身能力限制,却又一味地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的时候,与那些绝望者一样,在大江下结束自己的生命,会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片尾时,杨凤迟老师的一段话,当是每一个从事助人工作的朋友,该认真思考的——作为咨询师或是爱心志愿者,我们都有自己的限制,我们要做的是帮助那些愿意接受我们帮助的人;如果我们所救助的人,依然选择了自杀的结局,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帮助方法是否有效,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能阻挡得了的!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所以不要因为别人的选择或过错,而过分地自责!
杨凤迟老师非常真诚地告诉苏先生:“以后,你如何谋生的问题,我们帮不了你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做的,一是通过媒体呼吁,更多的爱心和专业人士关注心理危机干预事业,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在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督导!”“希望你能了解自身的限制和责任,其实作为一名爱心志愿者而非专业人士,您能做到这一点,常常地守候在大桥边,劝说帮助挽救失宜乃至绝望的人,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要接受我们不能帮助所有的人的事实!”
作为一名每天可能接收到许多垃圾的心理学工作者,其实我们也经常面对着这样的情形,曾经的我,因为没有足够的精力,有效帮助每一个求助的同学或是陌生人,都常会心生愧疚还是担心,现在每接待一个特殊案例,听到那么多负面资讯的时候,也常感心中压抑,这就是助人者内心的事实。记得在上一次去北京参加心理学家高峰论坛时,朱建军老师的意向对话实验中,我的头脑中最后留下的那幅图画,其实就很好地再现了作为一名心理助人者,可能受到的心灵伤害!
但是幸运的是,我的身边有许多可以及时沟通的专业朋友,也能与国内一些著名的专家老师进行私人的沟通和督导,自身也有着许多有效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同时有自己绝对的工作生活和心理空间,又能经常性地到各地放风洗脑……这一切当是我至今仍能保持很好状态,也很乐于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很重要的理由!
知道自己的责任和能力限制,做好自己能做的想做的该做的,已经很是了不起了,何必多求?当真地感觉到内心所积压的东西远远超出自己所能承载的限度时,请朋友们一定学会求助督导或是其他有效的处理垃圾的方式,以及时地释放自己,而不至于作为一个垃圾桶,而被他人的垃圾压死!
想到了,便写了下来,不愿意回头看,有失误败笔处,敬请朋友一笑而过,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