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教练之祸,祸出谢亚龙
事情搞大了之后,总有一种力量会影响后来者。比如说“周老虎”这档子事,它的影响其实远未结束,很多年以后我们仍然发现它的踪迹和影响。前些时候湖南不就出了一只马戏团的“华南虎”,就可视为急功近利效仿周正龙的明证。
说周正龙的意思,其实想说说谢亚龙。两人长得很像,大家都清楚,我是想说说谢亚龙的示范作用。谢亚龙上任足协三年,业绩如何?曾经有人用“人事工作能力很强”来形容。注意,此处的人事是HR的概念。那我们看看谢主席在HR上做了哪些杰出的贡献。三年多内五换中国女足主教练;富有创造性地开设了总教练下的执行主教练制,产生了一个十个月走人的执行主教练和四个月完蛋的总教练,留下了一支“无人负责”的惨败国足。
谢主席在人事工作上的基础贡献,无时不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俱乐部管理者们的思维和想法。这种赌博式的用人、急功近利的换人,同样成为了俱乐部的工作传统。从麦超到高洪波,其后仍然会有一串打工教练的名字上榜。在汪洋一片的中国足球江湖中,中超主教练就如同独木小船,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不过据我研究,最要命的还不是主教练下课这股歪风,而是没有主教练这股邪气。比如辽足,“临时负责”主教练李树斌完成既定的一场比赛后宣布退出,辽足只能另外招领临时负责人。值得注意的是,深圳队至今仍只有教练组长,而长沙金德的主教练位置依然空缺,比赛的实际指挥权由俱乐部总经理金炎掌握。
究竟是找不到主教练,还是根本不想找主教练,或者是其他不可公布的原因?反正,一家职业俱乐部如果没有名正言顺的主教练,哪还能算完整吗?其实我挺赞同金炎名正言顺地坐在主教练位置上,同时兼任总经理。第一符合真正职业足球主教练的身份和权力,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主教练权利其实是被剥夺了不少,第二也能记者长长脸。不过他至少目前拿不到教练证书。
一个国家的代表球队,都找不到真正主教练,而执行教练连一年合同都没干满。那么俱乐部换换教练、或者根本没有主教练,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应该也是人事工作者谢亚龙同志留给中国足球的一点东西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