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郎效农鸣不平,“不知姚易”是谬论

(2007-11-21 22:48:32)
标签:

体育/竞技

 

 

      

     我为郎效农鸣不平,“不知姚易”是谬论


     中超委员会秘书长郎效农今年整六十,跑足协的记者都以“郎叔”相称,尊称加呢称。南北全明星赛之前,重庆晚报就“篮球在中国超越足球成为第一运动”的说法电话采访他,正忙准备明星赛的郎效农对此很不耐烦。在他看来,“篮球是否超越足球”的问题,当然应该由“超越者”篮协来回答,犯不着问他。“我当时就告诉他们,篮球的问题应该问篮协,我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之前一句“姚明。易什么联?是谁我都不知道”,经过媒体转载、网络传播等添油加醋之后,已经直接演变为“郎效明不知姚易”,甚至“足协吃醋篮协”。在人人喊打中国足球的背景下,这样的消息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中批评,因此记者们也建议老郎站出来澄清一下。

   
“郎叔,得给你辟辟谣啊,现在外面传说你连姚明是谁都不知道,你在网上已经人人喊打了。”



   



“咳,姚明我是知道的,那个易什么联我真是不知道。”



   



“现在网上集中批判你们连姚明都不知道,影响很不好啊!”



   



“咳,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说实话,我连足球这些事都还忙不过来呢,我还有时间管那些?我还会担心那些影响吗?”

   
其实,所谓“郎效农不知姚易”,原本就是谬论。都已经说了“姚明,易什么联?”,怎么会不知?如果不知,又怎么会道出“姚明,易什么联?”郎效农不仅知道“姚明,易什么联”,而且他对NBA的赛制体系特别是薪资体系,有过深入研究。在现行的中超俱乐部标准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关于球员薪金份额的规定:所有球员、教练员的收入总额不能超过俱乐部总收入的55%。55%的临界点,就是郎效农钻研NBA、英超、J联赛体系之后的结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郎效农第一次接触到NBA体系的时候,他还记得当时球员薪金占联盟收入的52%,“后来随着联盟的发展,球员对于薪金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劳资双方因此谈判。我记得那次球员一方要求把份额从54%提高到56%,但是联盟认为这样的比例会导致亏本。”为了筹建中超联赛,郎效农考察了英超、日本J联赛,都和对方交流了关于球员收入比例的问题,发现50%到60%是一个相对集中的临界区域。因而在借鉴NBA的基础上,中超各俱乐部最终同意将55%作为球员薪金份额的临界点。
    
   
郎效农对于NBA体系的研究,还帮助他应对了04年的那场“G7风波”。当时,俱乐部一方曾提出中超联赛应该全盘照搬NBA体系,但是郎效农认为可以借鉴NBA的长处,全盘NBA化在中国中超肯定行不通,并且从NBA的运营体系、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郎效农对于职业联赛体系和制度的深入研究,让G7一方也很佩服,甚至传出了“出资百万聘请郎效农”的说法。

   
对于姚明,郎效农早就了解。姚明的经纪人之一陆浩也是足球持牌经纪人,曾经还是厦门足球俱乐部副总,郎效农也都认识。前两年福布斯中文版评选年度名人,姚明过亿收入傲居榜首,孙继海、邵佳一等足球运动员也榜上有名,记者们还和他比较过足篮双方的收入差别。


   不过要说起口误,郎效农还真犯过不少。他的工作重点是研究联赛体系和制度,涉及大都是宏观性、规律性问题,因此他更习惯用这样的视角和态度去工作,去生活,不拘小节便在所难免。03年初,联赛工作会议在深圳举行,时任联赛部主任的郎效农是当然的会议主持人。开会之前,例行程序介绍与会领导,但连夜工作数天的郎效农一开口就绊住了:“参加会议的领导有----”,“阎世铎”三个字怎么也想不起来说不出口。杨一民见状,赶紧出来圆场:“郎部长工作太累了。”“郎效农不识阎世铎”,真的吗?当然不是真的。但这种对于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的暂时性记忆缺失,经常会出现在郎效农身上。对此,他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的工作要求他研究宏观问题和规律性问题,并且按照规律办事。顾大局面而失小节,也在所难免。

   
   今年六十的郎效农,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末期,他希望自己能抓紧分分秒秒时间,为足球多做一些事情。因而并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讨论“孰为第一”的无聊口水上。他更愿意多为足球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却咬紧牙关,懒得搭理“易什么联”中间那个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