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 |
史上最强拉练,谁陪国奥渡过漫长的“圈养时代”
臆想中的中超停摆,将开启后奥运时代的南北分区或跨年赛季时代。大踏步后退的荒唐路径只不过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前四”。多次横扫亚洲、拥有姚明等球星的中国篮球也不过“保八”,中国足球有何德何能争取前四——这样一个超越客观现实、违背客观规律的目标?
臆想的目标产生荒唐的路径,更导致荒谬逻辑。
中超全部停止之后,从今年12月到明年7月,整整八个月的时间都将属于中国国奥队,也就是国际足坛统称的U23国家队。为了备战奥运,这支青年二级国家队将按照上级指令,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圈养”。这将是中国足球的“圈养时代”,也将成为国际足球界的经典笑料。
长期圈养对于项目本身和运动员的危害,过去数次历史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从戚务生到沈祥福,哪一家军不是最终倒在长期圈养的栅栏门口。杜伊科维奇也特别强调,按照运动规律,一支球队的集训时间不能超过六周,否则就会出问题。深刻的历史教训、明显的现实规律都在告诉我们,长期拉练加圈养模式对于足球运动的伤害,但中国足球的最终决定者们为何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长期拉练加圈样模式的荒谬焦点在于,在国际足坛普遍以联赛为本,国字号短期集训的模式下,国奥队面对漫长的八个月时间,和谁“共同渡过”?除了国际足联确定的国际比赛日,中国U23国家队能找到什么样的对手,进行什么样的比赛,来检验自己的圈样成果,维持自己的竞赛能力?
据说,国奥队明年上半年的集训意向包括法国集训,和法国俱乐部过招,参加马耳他四国赛,前往杜伊老家塞尔维亚集训等等。欧洲联赛大都在五月份才结束,在此之前很难有俱乐部球队能以主力阵容进行一场热身比赛,即便对方派出正选队员,但这样缺乏气氛和压力的比赛又有多少锻炼价值呢?正是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陪练对手,所以要到杜伊的老家塞尔维亚去找门路。以违背国际足坛普遍规律的方式来进行备战,再加上中国足球在世界范围内较低的影响力,拉练比赛的结果很有可能造成比赛质量底下,缺乏竞争力,甚至可能再度引发英伦打架事件。国奥队平均每月出一事的频率仍将维持。
如何填满这八个月的空白,是摆在荒谬逻辑面前的巨大难题。在举国体制下,我们可以在个人项目上为金牌选手寻找多个陪练,来确保奖牌,面对职业化程度不高的集体项目,我们也能通过各种渠道,为长期集训项目寻找比赛对手。但是对于足球这样一项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第一运动”,如果我们硬要违背客观规律和世界趋势,搞什么史上最强“圈养”,失败的命运将从现在开始倒计时。
后一篇:“长跑神童”张惠敏被拒北京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