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开方:在南极完成灵魂的救赎——《锦绣·势 SENTINEL》2010.9/10

(2010-11-15 17:28:18)
标签:

南极

杂谈

分类: 媒体
王开方:在南极完成灵魂的救赎——《锦绣·势 <wbr>SENTINEL》2010.9/10

王开方:在南极完成灵魂的救赎——《锦绣·势 <wbr>SENTINEL》2010.9/10

王开方:在南极完成灵魂的救赎——《锦绣·势 <wbr>SENTINEL》2010.9/10


南极不是去贴金的,在那里,你可以得到真正的救赎,心灵的净化。回来后会变得更加善良,对朋友、家人、客户、员工和对自己都有一种呵护。南极之行对我来说其实是一种很大的影响和感动。

王开方:在南极完成灵魂的救赎

《锦绣·势 SENTINEL》2010.9/10

2007年的南极之行,对王开方来说是个转折点,之前,像很多做企业的人一样,他想得更多的是企业的成绩、发展,而南极归来之后,他觉得健康环保的生活态度最重要,这是生命的根本,并且他开始身体力行地在自己的圈子里推动这种观念。

曾经对南极的想象很可怜

从2000年开始,我就一直很想去南极,直到2007年。但7年的想象都不抵踏上南极瞬间的感动和震撼。你会觉得你对南极的想象太初级,甚至说是太可怜。

比如以前一直在听:冰山在融化、地球在变暖、南极就要没了等等,在南极你亲眼目睹冰山在融化那种震撼,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那种震撼是任何媒体都无法表现出来的。

再比如企鹅,你会觉得他们很可爱,根据以前的经验,你会去抱它、抚摸它、亲近它,但实际到那之后,南极有法律,距离企鹅至少五米,离海豹至少十五米,而且要停下脚步,要蹲下来,不要给他威胁感。

以前我觉得海豹吃企鹅,是很残忍的。到那一看就是一个食物链,海豹也有孩子,也有它的生活。可它并不贪婪,它吃饱了的那种状态,就在企鹅旁边咫尺的距离,企鹅也知道海豹吃饱了,所以企鹅觉得它今天没事了。它们的状态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觉得海豹特别的凶猛,好像是命里注定的,它不会像人一样贪婪,吃饱了还不满足,它是会满足的。他们去拍照的时候,我就趴在那看着它们,看了一个多小时,只想流泪。企鹅寿命不是很长,它理解不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起了多大的作用,它看人类的表情是没有戒心的,其他的动物比如狗、鸟之类的对人类是有戒心的,看人都要躲。这不是它们(狗)的天性,而是几代几代遗传下来的。它们能感觉到人类对他们是有威胁的,可是企鹅不是。突然觉得一个动物看人是多么的亲切,这让我很感动。

王开方:在南极完成灵魂的救赎——《锦绣·势 <wbr>SENTINEL》2010.9/10
在南极游泳


南极归来我们应该低下头

南极的融化有我们人类的罪恶,在这种美丽的景色面前,我比任何时候更强烈地意识到,我们是来认识我们的罪过的,是来赎罪的,是来救赎的,这种意识甚至说是一种刺痛,所以在我后来的很多作品中,都在表达这种情感。我当时正在做天地会的项目,回来之后马上把项目设计方案重新改了,这里我想表达的就是冰山在融化的感觉,这些都是可以退一个隔断,多功能厅应该是一种可以推拉的屏风,但是我是用这种冰山本身是在漂移的,拿他来分割一些空间,上面这些闪烁的光线也满足了公众的需要,同时也有更加空灵的感觉,像是有一种沉寂一种哀悼,我就是想通过的我设计,能够表达对于环保观念的传递,当然也要满足时尚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就有一种责任了。

南极我觉得每个人都要去,而且要不止一次,当然,去南极也是对她的一种伤害,南极在拿她身躯的融化付出牺牲,教育我们罪恶的人类如何去保护地球。我们回来之后不是带着光荣的凯旋去炫耀,有些很有成就的企业家们,他们是带着光荣回来的,很多的勋章中又加了一个南极的勋章,觉得这是一种成功。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俯首低头回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想通过媒体的力量,传达一个南极的美,传达一个我们应尽的责任。所以去南极我们要看的冰山是一个方面,那是一块原本地球上最贫瘠,最恶劣的土地。有多少的雨林,多少舒适的自然条件被人类破坏,而在南极这样一个最艰苦的地方,却残留着一些脆弱的生命,无论是企鹅还是海豹,它们仍然在一个自以为可以躲避人类破坏的角落里自在的生存,很悲壮的美丽。


王开方:在南极完成灵魂的救赎——《锦绣·势 <wbr>SENTINEL》2010.9/10
南极可以穿短袖,切身体会温室效应


去南极学习“爱”

这里,你可以学习到两个字“关爱”:关爱不是说我们觉得它可爱就去抱它,要以它的角度去理解关爱,其实它会觉得很害怕的你这种行为。

海豹吃饱了会歇着,人类却没有闲着的时间,闲着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好像是极大的浪费,人类要对社会做贡献,这些贡献值是人类的价值观,在跳出去之后看人类的贡献其实都是在破坏。从上小学学文化到上大学学技能,所从事的一切事情对自然多多少少是一种破坏。人类什么时候能够闲下来,像海豹一样。这些都是最正常的生理状态,可是人类远离了这些,投入到了文明的社会当中。

我到过八十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明感受,但只有到南极感觉是一种洗礼。去南极不是旅行,是把你的心与大自然交融,和大自然对话,和上帝对话,去学习什么叫做自然、关爱。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去生活。是这样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这门课程是需要不断温习的。而且交流是很重要的。


南极之行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他们都很优秀,但很低调。比如每天早上起来房间里都是船长的声音:现在几点钟,我们到了哪里,大家可以起床吃早餐……声音特别好听。后来通过聊天知道,他是好莱坞的配音演员。包括摄影师,也是去过几回西藏和南极,平时还写书,做摄影教程。同行很多科学家都有别的职业,比如有人以前是英国科考站的大厨。在我们受的教育当中,大厨就是大厨,科学家就是科学家,因为热爱转行做科学家,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传奇,也给了我很大教育。我们应该去找我们的真理,符合自己人性、生活的真理。


TIPS:感动瞬间

脚印底下是透明的就像发现一个蓝宝石的感觉一样。这是挖出来的雪,因为雪本身是一个一个的晶体,下来之后有没有人去踩。

用玻璃杯,里面倒些雪,再倒些威士忌,听着雪融化在威士忌里的声音,听着特别诱人。这些都是通过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很享受,去感觉它的美。

我四十岁生日就是在那度过的,上百个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人给我祝贺生日,这让我痛哭流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