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界中游戏——《中华手工》2010.9

标签:
中华手工王开方作品跨界文化 |
分类: 媒体 |





他以艺术的名义创作20多年,作品多达200余项,游历过80多个国家,坚持每年一个斋月,两次马拉松,三次旅行。他出版个人书籍,是时尚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获奖无数,坚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在跨界中游戏
《中华手工》2010.9
文/汪利亚
大凡接触过王开方的人,都喜欢他的直率,坦诚,带着北京爷们的干脆利落劲。留着小平头、T恤短裤的打扮,一派轻松、惬意。只要不是正式场合,他总是把一副休闲的作品坚持到底。40出头,还像个二十郎当没人管的孩子。说他自由散漫不太适合,毕竟他是个有身份的人——中国当代观念艺术家、跨界设计师、旅行者、建筑师、北京地平线装饰公司总经理……到底哪一个是他喜欢的身份?
玩家的艺术空间
刚到森根国际大酒店,就被眼前的名为《烟儿》的大家伙所吸引了——通体绿色,在北京的夏天显得极为养眼,由多个乳房组成的雕塑更是颇具争议。可就是这个雕塑,静静地立在酒店门有已经有些年头了。
一进酒店,就好像到了王开方的艺术陈列馆。我猜测,这个酒店的老板一定是个对艺术痴狂的人,否则怎么能容下王开方这般“放肆”。映入眼帘的那组音乐浮雕《飘》占据了整个大厅的“脸面”。每一个不锈钢舌头代表了一个音符,由舌尖标注的音符将贝多芬著名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用浮雕的艺术形式在大厅弹奏,全长足足有45米。
在大厅首层,那个像艺术展览馆的“森根空间”就是王开方的工作室。周围陈列着“舌头”们,空间的墙上挂着许多的设计作品,通体的绿色在大厅里显得格外醒目。进门左转,一排排椅子对应着一台台电脑,王开方就坐在一张自由滑椅上给员工们开“小灶”。他说:“我的电脑就是他们每个人对应的电脑,我的工作就是在他们身后‘滑翔’,指导他们的工作。”
采访是在二楼完成的,“需要脱鞋的。”他说,我一愣,这倒是我第一次的人生经历,采访与穿鞋有什么关系?原来二楼从第一个台阶处就被明亮的橙色包裹着,橙色开始的地方是地毯区域,需要脱鞋步入。这里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生活空间,它代表着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沿着狭小的楼梯上去,可以看到只有橙、白两色的二楼空间,一边是可以围坐的桌椅,一边却是席地而坐,随意摆放的靠垫足足有十多个。
世界杯期间,大大的液晶电视立下了汗马之功。王开方说:“在世界杯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这里席地而坐看球赛,就连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做了调整。为了保证睡眠,上班时间往后错了半天时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才能带来更好的作品,王开方说。
跨界,让艺术变得更有意思
对不熟悉的人来说,王开方的涉猎的领域多的让人感到意外,建筑、室内、规划、环境、雕塑、家具、首饰、服装、舞台美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他都喜欢,但是谈到哪类的艺术创作让他更为着迷时,他却说:“我喜爱的,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加概念的艺术创作,只是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这种创作,希望能让艺术变得更有意思。”
在杂志专栏中,他专门撰文“学习爱”,原因来自于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的反思。王开方不仅在用文字用力表达,更是用独特的设计去改变人们的想法。
这个北京土著因为喜欢天安门,于是就有了雕塑作品《我爱北京天安门》。他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天安门,就像我们喜欢国旗,所以在节日买很多小国旗添喜庆一样。王开方最喜欢那款用彩色小块拼起来的,就叫它“积木”,可以自己随便拼着玩,一会一个色彩搭配,新鲜亮眼。
他又把施华洛世奇嵌在了“蟑螂”背上,不锈钢的身体配上了璀璨的晶体,这样的“蟑螂”胸针不但不让人讨厌,还很招人喜欢。为何选择做“蟑螂”?王开方说:“蟑螂同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只是因为它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所以被我们厌恶。其实人类的生活同样也影响了蟑螂,给蟑螂镶嵌上水晶,让它成为一个艺术品,让人们去反思对一切生命应有的尊重。”这件独具创意的作品被选为了世博会奥地利国家馆的礼物。
在2008年《美国室内设计杂志》举办的环保椅创意大赛中,王开方交上了一件颇具争议的作品。作品创意让这个久经“战场”的设计师心里也没了底。原来参赛的要求是设计一个环保椅,王开方交上去的却是一片绿地。“席地而坐,以大地为椅,检讨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探讨绝对意义上的环保。”这就是王开方要真正表达的环保概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名为《终极环保椅》的作品荣获组委会特别大奖。
在杭州艺博会上,王开方展出了雕塑作品《祖谱》。这么大个儿的家伙,全由纯手工制成,不锈钢质地经历无数遍的精打细磨显示出强烈的镜面效果。三个罐体分别代表了中国不同朝代的经典器型,然而它们彼此之间又相互咬合、血肉相连。“《祖谱》的线条代表着传统,但它的‘面’又是相当的现代感动的不锈钢质地,现实了后工业与时尚、文化的碰撞。当我们走近它的身边,我们会发现,它又影映出你我、当下……”他笑成自己往那一靠就是“四个胖墩”,那个曲线,太销魂!
跨界,让生活变得美妙起来
两天后,王开方就要带领工作室的同仁去泰国参加芭堤雅国际马拉松比赛。他说,坚持马拉松长跑已经是很多年的事了,起初的动机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后来,他就要马拉松当成了一个节日,每年都要参加两次马拉松长跑。他在杂志专栏中写道:“一个万人参与、盛大而快乐的节日,是热爱运动、热爱健康的人们的嘉年华。有老人、孩子、情侣、残疾人,一定还会有超人、蜘蛛侠,各种奇装怪兽,这是一个快乐的舞台、可以结交益友的舞台。”
而每年三次的旅行同样是人生的必修课。王开方特别喜欢去有生命感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带给他的人生感悟就像他所热爱的行云——“时而百感交集,时而淡泊明志”。他的作品集仅仅用双手托起阅读基本是不可能的,8斤重的作品反思着自己18年来的激情岁月,真的是沉甸甸的。
8斤重里夹杂着社会文明,声讨发展,质疑进化论,游走80多个国家的摄影作品真实地带我们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那里有纯净的南极冰雪、充沛且清澈的伊瓜苏大瀑布、每个细节都弥漫着色彩和音乐的卡米尼多、生动保留着1000多年来人们生活景象的摩洛哥费斯古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亚、神奇的被宗教萦绕的印度……那里还有关于瑜伽、恒河的葬礼、马赛部落,甚至人类的性爱、动物间的性爱、裸奔……这些旅行中的见闻感受,在书中被直接、真诚、大胆地表达着。
为了庆祝自己40岁的生日,王开方跟随美国一个国家科考去了南极。在这个队伍里,他发现很多人都是跨界的,他们在完全不同的两种甚至是几种生活方式中生活,而且活得很出色,“就像我们这次南极之星的船长,每天早晨在船舱里可以听到他向大家问好,声音洪亮、富有磁性,洋溢着成熟男性的浑厚。原来,在不出行时,他是好莱坞的配音演员。”王开方说,“比起他们,我是自叹不如呀,他们才是艺术家,是生活的跨界艺术家。这种在不同领域都活得洒脱、自由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才是我终生的倡导和追求。”
南极科考团队里科学家的跨界故事,总是被王开方津津乐道。他在中央美院的讲座中说:“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每个人都可以跨界,每个人都应该跨界。”
自打前两年从南极回来,王开方就一直没换过身来,他说这劲儿过不去,去过南极的人都会得这种病,只有再回到南极才能让心灵得到解脱。但是回来后,病情会加重,只有再去,如此往返。至于这是什么病,他说不清,只知道南极让人身心得到洗礼,会有许多的忏悔。带着这些感受,把它表达在今后的作品中,王开方开始重视生态的保护,更愿意把人放到自然之中,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之所以跨界,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创作,这些都是救赎的方式。我设计的本质是不会变的。”王开方如是说。
前一篇:西班牙——给我一个绿色的太阳
后一篇:西班牙——秀的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