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饱了还要撑着

(2010-02-11 23:39:02)
标签:

时尚健康

吃饱了撑的

杂谈

分类: 王开方作品

此文发表于刚出版的《时尚健康》2月刊,借此文给大家拜年!预祝虎年吉祥,幸福美满,吃好喝好过大年!

 
吃饱了还要撑着

吃饱了还要撑着

吃饱了还要撑着

文/王开方 

 

生活的智慧之一就是及时行乐!

 

中国的过节,其核心就是一个“吃”字:春节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在传统节日中没有一个离开吃的,喜庆的表象就是围在一起吃。在那个温饱没有解决的年代,在“民以食为天”的信奉下,能全家人在一起饱饱的吃上一顿,才算是过节,才有快乐感幸福感。如今的过节,若还是围坐着吃,是不是庸俗了些呢?前些年,我还撰文抨击过我们这个以“吃”为核心的节庆传统,是不是也可以与时俱进一下转换转换我们的形式,可以再文明些、再多样性些,也利于文化的持续和传播。看人家圣诞节,宗教节变成了购物节、文化节、社交节,以其诱人的粉饰,向全球迅猛扩张。而我们的“吃”似乎远离了时代的准则,既违背了健康也偏离了时尚。于是,很多有识之士开始为民族节日的传承深感悲哀和危机了。

 

但是!西方节日虽受推崇,可其狰狞一面也在彰显。圣诞节就是一个最不环保的节日,结束一时的热闹在赚足钞票之后,变成城市数以千吨难以降解的垃圾,反倒是我们的节日,热热闹闹地吃进肚中,从这点说,中国的节日,是可降解的,进入循环体系的“最环保的节日”。

 

不提倡终日大吃大喝,但每年就那么几天,和家人和朋友痛快地吃吃喝喝,绝对益处多多。饭桌不仅是用来疏通关系的,更应该是用来沟通情感的、特别是孝顺长辈的。所以,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为健康和体型而紧张,被其束缚,也不必承担“朱门酒肉臭”这类的道德谴责,只当是弘扬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的民族特色,也顺便拉动下内需。多少老外来到中国,被我们的“吃”文化所吸引、羡慕、陶醉和感动,他们的食文化,在“最后的晚餐”上就已被划上了一个句号。

 

所以,过节就是要吃,大吃特吃,有计划有安排的吃,与各路亲朋好友的吃,随时随处的吃,变着花样的吃,创造性的吃,激昂澎湃的吃,不怕吃得头晕目眩,不怕吃得天昏地暗。发挥更多吃能产生的快乐!发现新的吃的空间和价值!吃海无涯,回头是锅。

 

平日务必要节制,节日一定要放纵,要不怎么叫做过节。

 

我每年会有一个斋月,过去是每年的四月,已经坚持了四年。那个月,我会既不吃荤,也不饮酒,且禁欲。从生理上讲是清一清肠胃,从心理上说也是静一静心。今年,我想调整到三月,以平衡一下春节期间的暴饮暴食,并减去多余的油脂,恢复健康的生活规律。斋月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也是受启发于我的一个悉尼朋友,他坚持了十七年,身体健硕,面色红润。

 

所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必一定要常年严格死守,要间断性的、有节奏的坚持,正同四季有春夏秋冬,山峦有高低起伏。所以,可以偶尔的放轻松,让自己大吃大喝,让饮食的交响曲更赋旋律。从医学上讲,偶尔的暴饮暴食,可以让肠胃受到刺激,有助于增强适应力,强化身体机能;更有研究显示,大吃一顿之后会产生大量的超乎平时的淀粉酶、蛋白酶等多种酶,有助于提高消化机能,同时产生的多巴胺,直接提升快乐感。换句话说:过节大吃大喝,利于时尚生活,利于身心健康。

 

那么就放心的去吃吧,敞开了吃,痛快的吃。不仅吃饱,还要撑着!过个好年,过个快活年。生活的智慧之一就是及时行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兴土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