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祥霆的古琴音乐会

(2009-08-14 00:00:59)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

李祥霆的古琴音乐会

周一去中山公园音乐堂听李祥霆的古琴音乐会,也是2009暑期艺术节唯一的一出古琴演出。和文涛及死党一群。文涛已学古琴几年,也是李祥霆的学生的学生。整个音乐会基本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老曲目,一定会有《梅花三弄》、《阳关三叠》,还有唐朝手抄谱的《幽兰》,更有古琴中有记载的最古老的乐曲《广陵散》。尤其是《幽兰》,古韵纯正,毕竟是手抄本,没有口传身教的走样。不过最感兴趣的还是李老先生最后的几曲命题即兴,自然是让台下的听众随即出题即兴弹唱,只可惜我的出题没被选中,是大家手写题目塞入纸盒再被抽取。被选中的还是那些似乎可以套用传统乐章的大家广为喜欢的主题,比如小桥流水、霸王别姬、绿色,其实真想听到古琴演奏的现代主题,或者幽默,或者当代性。我的点播曲目是:《炸酱面很咸》、《飞机晚点》、《减肥》、《金融危机》:)

 

其实现在的古琴之所以没有广为流传,而被世人担心,与它的传承和演绎有关。还总是循规蹈矩,遵从传统。虽说对李老先生很敬重,但总听他说“此曲师从某某某,传达出某某某的神韵”但我更想听到李老先生自己的神韵和创新。的确需要有保留传统的原汁原味,但一定要有很大的比例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不要总是以某种仪式把听众硬塞入过去的那个时代去品茗。或许古琴的弹奏着也可以有刺着纹身、穿着背心、喝着啤酒的洒脱,那样的古琴一定也别有神韵。古琴还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充满活力的形式。向李老致敬,古琴真的好听。但李老的学生,学生的学生,不要只是李老的拷贝和山寨。

 

http://you.video.sina.com.cn/niezheng1972

附上一段文涛发来的链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年轻人杨典的古琴演奏。无论评价如何,都值得鼓励。古琴的真正魅力在于发自自己的内心!

 

李祥霆的古琴音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